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三、拓展阅读 父爱陷阱 郑成南 ①那年,他随父亲去狩猎,不慎掉进陷阱。突如其来的...

三、拓展阅读

父爱陷阱

郑成南

①那年,他随父亲去狩猎,不慎掉进陷阱。突如其来的黑暗,使他无比惊慌。他拼命挣扎,拼命呼喊父亲,但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他清楚,不久前,父亲出猎时耳朵受了伤,一直没有康复。他声嘶力竭的呼喊,父亲可能都听不到。

②突然,他看到父亲在陷阱口伸头探望,他喜出望外,挥动双手,大声呼喊,但父亲还是没听见。也许是陷阱里光线太暗,父亲看了一会儿,没发现他,就转身离开了。那一刻,他急得哭了。

③陷阱昏暗潮湿,他坐在那里,感到了阵阵寒意。他想,父亲找不到他就会回村里喊救兵了。可是,即使父亲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也需要两天的时间,他能坚持两天吗?

④很快,夜幕开始降临了。忽然,他听到声音,好像是上面的草丛在响,可能是危险动物靠近了。他提高警觉,掏出那把猎刀,做好了随时跟对手拼命的准备。幸运的是,那声音一会儿又消失掉了,动物可能转个方向离去了。他松了一口气,再次坐到地上。没多久,困意向他袭来。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他重新提高了警惕。他意识到,在陷阱里比在任何地方都危险,没有退路,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但是坚持没多久,他又松懈了,只有听到上面的声音,他才又清醒过来。

⑤夜深了,他不再指望父亲来救他。如果父亲真的不来,那么,他将永远被困在陷阱里。对于他来说,等待或许才是最危险的。想到这里,他再次站起来,寻找出路。他发现,陷阱里其实都是些松软的泥土,他掏出猎刀,在壁上挖出阶梯,挖一步,向上爬一步。他终于成功了!

⑥当他爬到陷阱口时,黎明的霞光正照射过来,明亮而美丽。他几乎耗尽了所有力气,一屁股坐在草地上。

⑦突然,他一跃而起,好像踩上了毒蛇一般——他发现了父亲!那一刻,他几乎气晕了——父亲竟然一直守在陷阱口,任由他在陷阱内痛苦地挣扎。

⑧父亲跑过来拥抱他。他一把将父亲推开,气急败坏地说:我没见过像你这样见死不救的父亲!

⑨父亲说:我知道你掉入陷阱,但是我也知道,凭你的能力,能顺利爬出陷阱,因为里面的土质很松软,只要有把猎刀就能顺利爬出来,而你身上就有一把猎刀。整个晚上,我守在陷阱口,一步不敢离开,因为随时会有动物靠近陷阱。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踏草丛,制造声音。我知道,你习惯了等待救助,但是,更多的情况下,你等不到救援,你必须学会自救!这便是我挖这口陷阱的初衷……

⑩那年,他才13岁,却一夜间成熟得像个老猎人。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1.请概述本篇文章的情节。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2.第④段反复写“他”提高警觉,然后又松懈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3.请说说本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4.请说说你对本文题目的理解。

5.本文在内容上与《走一步,再走一步》有何异同?

6.从文中主人公“他”的经历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1.开端:“他”不慎掉进陷阱。 发展:“他”等待救援无果后自己努力爬出了陷阱。 高潮:父亲告诉“他”没去救“他”的原委。 结局:“他”理解了父亲话语的内涵。 2.真实地再现了“他”的心理活动;与第⑨段写父亲守在陷阱口而未去救“他”,为提醒“他”,用脚踩踏草丛制造声音的内容相照应。 3.对儿子严格要求;体贴关怀儿子;教育方法独特;有教育智慧。 4.父亲挖陷阱是为了让儿子克服依赖思想,培养自强自立的能力,学会自救,体现了对儿子深沉的爱。 5.相同:都写了一次“脱险”的经历,都是在父亲的帮助下完成的“脱险”。不同:《父爱陷阱》写的是靠自己的努力“脱险”,父亲在暗处;《走一步,再走一步》写的是在父亲的鼓励下一步一步“脱险”,父亲在明处。 6.示例:①危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畏惧危险。②遇到危险,要发挥自己的才智,学会自救,脱离危险。③成长需自立,人生当自强。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概括情节的总结概括能力。本题不难,根据人物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即可概括第段情节。分层概括情节,要找到一个分层的标准,即以什么来划分情节,或时间的变化,或空间的变化,或人物行为的变化,然后再概括情节中主要信息。第一二段中“他拼命挣扎,拼命呼喊父亲”“他绝望地坐在地上,等待救援”是写第一阶段,孩子寻求依靠消极地等待;第八段中“他再次站起来,沿着井壁寻找出路”是写第三阶段:自己努力自救。 2.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来作答。解答“理解和分析”此类题的方法步骤是:先弄清全文的内容;再读懂各自然段的内容,在正确理解句与句、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区别主次;最后用明确、完整、简要的语句表述。这是对他的心理活动的描写,非常真实。与下文用脚踩踏草丛制造声音的内容相照应。 3.该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要结合文章的故事情节去分析。从写父亲自己挖陷阱教育儿子,体现了父亲的教育方法独特;从写父亲不敢离开陷阱,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体贴关怀;写父亲不救儿子,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严格要求,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总结出来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课文探究】

1.文章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有怎样深刻的含义?

2.课文中很多处描写看似简单,实际上使得文章在表现人物和交代事件上更周密,起到了“伏笔”的作用。请你从文中找两个这样的例子来探究一番。

3.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用一个句子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查看答案

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请写出你读图后的感想。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属于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一项是(  

A. 那是在费城,一个酷热的七月天——直到56年后的今天,我仍能感受到当年那股灼人的热浪。

B. “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我大哭着说。

C. 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

D. 这太远,也太危险了;在悬崖的中途,我会逐渐感到虚弱、无力,然后松手,掉下去摔死。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经过刻苦努力,第一次模拟考试,他五门功课的成绩平均都在120分以上。

B. 博物馆展出了宋朝时期新出土的文物。

C. 通过初中三年的学习,我掌握了许多知识,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D. 为保护益鸟,给它们制造一个安全生存的环境和气氛,维护自然生态平衡,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一脸雀斑的小内德说道:“嗨!我有主意了。我们很久没去爬悬崖了。”

B. 但是通向顶部的路看起来更糟——更高,更陡,更变化莫测,我肯定上不去。

C. 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

D. 即使他爬上来了,又能怎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