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课外阅读 秋天的树 赵丽宏 ①A秋风在大地上游荡。夏日的酷暑像一群惊惶失措的野兽...

课外阅读

秋天的树

赵丽宏

①A秋风在大地上游荡。夏日的酷暑像一群惊惶失措的野兽,在悄然而至的秋风里一哄而散,逃遁得不知去向。

②秋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年轻时代生活在乡村的那几年,我真正理解了成熟和收获与秋天的关系。在高旷澄澈的蓝天下,等待收割的稻田金浪起伏,长江边的芦花银波荡漾,迁徙的雁群排着整齐的队伍飞向远方,天地之间回荡着它们的鸣唱……这是无比美妙的景象。在城市里,看不到成熟的秋林和原野,也闻不到成熟的果实和稻谷的清香,你只能从气温的变化中感觉秋天。高楼大厦一年四季以不变的姿态屹立在你的视野里,它们决不会因季节的变化而有所动。

③好在城市里有树。树,向城里的人们报告着秋天的消息。

④从我书房的那扇西窗中望出去,能看到三棵树,一棵樟树,一棵月桂,还有一棵枇杷树。也许,在一年四季中,吸引我的目光时间最多的是这几棵树。在休息的时候,在思索的时候,我总是凝视着窗外,欣赏它们婀娜多姿的绿色身影。它们向我展现着生命轮回的过程,向我昭示着自然和兴衰起伏的生机,使我联想起我在大自然中曾经有过的种种美妙经历。

⑤春天,它们最早把清新的绿色送入我的眼帘,使我感受到生命的蓬 勃和多彩。夏天,它们用浓浓的绿阴遮挡炎阳,在酷暑中带来些许清凉。这三棵树,引来了很多飞鸟,每天早晨,都能听到鸟在树阴中快乐地唱歌。此刻,那棵月桂树上已经蓓蕾满枝,再过些日子,空气中就会飘漾起桂花的清芬。空气中如果有树的气息,世界也会变得清新亲切。

⑥我知道,随着秋风的加剧,随着气温的下降,很多大树的绿叶会枯黄,会从枝头脱落。

⑦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衰亡和没落。冬天,那些常青的树木依然用绿色证明着它们的存在。而那些脱尽了树叶的树木,同样使我感觉到生命的顽强。B在寒风和霜雪中,光秃秃的枝杈就像无数伸向天空的手臂,它们似乎是想拥抱什么,召唤什么。凝望这些冬天的树,我的心里不会有枯萎的联想,冬天是无法消灭这些树木的,等春风一来,它们马上会萌芽长叶,把绿色的春消息传遍人间。苏东坡说:“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我想,这松柏,应该是所有树木的代称。

⑧是的,此刻,我想为树,为这些人类的朋友说几句感激的话。它们默默地屹立在我们身边,给我们绿,给我们宁静, 给我们清新的空气,却从来不会要人类回报它们。在这个世界上,树是人类最重要最可靠的朋友,我们理应对它们满怀感激之心。在我们这个城市里,有不少年龄比我们上一代的老人们还要老的大树,它们目睹这座城市的沧桑变迁,也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这座城市。它们不但没有使我们的城市变得衰老,还使一代又一代人从它们身上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我们的城市因为它们而显得年轻。树是沉默的,面对自然,它们坚韧顽强,生机勃勃。然而面对人类的摧残,它们却无可奈何,只能逆来顺受。很多年前,我曾写过文章,为城市里的那些大树担忧。我曾经担心我们这个城市最终将会变成一片没有绿色的水泥森林。现在,人们终于认识到树的重要,体会到树的可亲可近和可敬。这些年,上海到处出现新的绿地,大树和高楼一起生长着。这是令人欣慰的事情。

⑨很久以前,读过一位四川诗人的诗集,书名是《伐木声声》,诗人用一种豪迈骄傲的态度对砍伐大树、毁灭森林的行动大唱赞歌。长江流域的森林,就是在这样的赞歌声中消失的。这样的诗,现在再读,当然是触目惊心了。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书桌上也有一本旧诗集,作者是19世纪的法国人拉科姆。其中有一首诗,题为《栽树》,我忍不住要把它抄在这里:

⑩谁栽下了树,谁就栽下了希望。正如人的生命,必须扎根于时间的泥土才能爬向上帝的天堂。小树啊,谁能预料长大后,它们将会多么壮观。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多处对树作了形象细腻的描绘,它们有的写出了秋天美妙的景象,有的写出了树对人类的恩惠,有的写出了树的顽强。

B. 第⑤段写树采用了虚写的手法,把秋天的月桂树描写得既富生气又富美感。

C. 文末引用两本诗集,两相对照,显示了人们对待树木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

D. 本文通过对秋天的树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树的感激、赞美之情,也表达了 作者对人们摧残树木的强烈不满。

2.文章第②段写了乡村秋天的哪些自然景象?请简要概括。

3.书房的窗外只有三棵树,但在一年四季中却能吸引“我”的目光时间最多,这是为什么?

4.通过生动形象的修辞以增强表达效果,是散文作品描写景物的常用手法。下面是《济南的冬天》中运用这种写法的句子,请你对此句作出自己的赏析,然后再从文中画线A、B语句中任选一句,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5.本文的作者对城市里的树情有独钟,感慨良多,从中获得了许多人生感悟。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迪?

 

1.A 2.稻谷成熟,芦花盛放,雁群迁徙 3.它们向“我”展现着生命轮回的过程,昭示着自然兴衰起伏的生机,使“我”联想起在大自然中曾经有过的种种美妙经历, 使“我”感受到生命的蓬勃和多彩, 使“我”感觉到生命的顽强。 4.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把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比作花衣,把想象中春天满山花草覆盖的景象比作国美的山的肌肤,而肌肤、穿花衣又具有人的情态, 将济南冬天雪后小山的美景表现得生动形象。 (2)示例1:A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将酷暑比作野兽,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酷暑被秋风驱散的情状,把季节的 更替表现得具体可感。 示例2:B句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将光秃秃的枝杈比作伸向天空的手臂,赋予枝杈以人的情态, 生动地展现出了枝杈生命的顽强。 5.要有树一样的奉献精神,且不求回报;要常怀感激之心;面对痛苦挫折,要坚韧顽强;要像树一样善良、顽强和宽容。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多处对树作了形象细腻的描绘”错。此文在描写树的时候采用的是“虚实结合”的手法。以写书的精神为主。 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中重要信息的提取能力。抓住关键句进行压缩整理即可。如可分析“等待收割的稻田金浪起伏”,“长江边的芦花银波荡漾”,“迁徙的雁群排着整齐的队伍飞向远方”等句。 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首先要先找到问题在文章中的位置,因为答案往往就在问题处,此题也不例外。问题在4段“在一年四季中,吸引我的目光时间最多的是这几棵树”。答案也在4段“在休息的时候,在思索的时候,我总是凝视着窗外,欣赏它们婀娜多姿的绿色身影。它们向我展现着生命轮回的过程,向我昭示着自然和兴衰起伏的生机,使我联想起我在大自然中曾经有过的种种美妙经历”。 4.试题分析: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作答。首先要点明修辞的手法,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心理活动。答作用时除了答出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事物的状态外,还要答出人物的情感。 5.试题分析:要答好此题,首先要整篇阅读,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看看原文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主要观点。然后由这个观点生发出去,再联系现实生活和自己的实际,确定一个论点后进行论述。可从奉献精神,常怀感激之心,坚韧顽强等角度写启示。一定要由树及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安塞腰鼓》片段,回答后面问题。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①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②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便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那么一股劲!

好一个安塞腰鼓!

1.'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用这几个字组成短句作为文章的首段,有什么作用。

2.为什么先写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和他们的衣衫,接着又写他们沉稳而安静的神情和'呆呆''的腰鼓

3.'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一句中'似乎'可否去掉 为什么

4.'但是:''看!——'单独成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5.画波浪线的两个比喻句分别表现了后生们怎样的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骤雨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些内容运用哪些修辞手法 作用是什么?

7.如何理解画横线的两个句子的含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蛛与蚕

蛛语蚕曰:“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口吐经纬①,黄口灿然②,固之自裹。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抽为长丝,乃丧厥③躯。然则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蚕答蛛曰:“我固自杀,我所吐者,遂为文章④,天子衮龙⑤,百官绂绣⑥,孰非我为?汝乃枵腹而营口⑦,吐经纬织成网罗,坐伺其间,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而以自饱。巧则巧矣,何其忍也!”蛛曰:“为人谋则为汝自谋,宁为我!”噫,世之为蚕不为蛛者寡矣夫!

                          (选自《雪涛小说》)

注释:①经纬:纺织品中直线为经,横线为纬。此指所吐之丝。②黄口灿然:即言蚕黄色的嘴金光灿灿。③厥(jué):作代词用,意为“其”,“他(它)”。④文章:带花纹的织品。⑤衮龙:衮(gǔn),衮龙,古帝王之礼服。⑥绂绣:绂(fú),绂秀,祭祀时穿的礼服。⑦枵腹而营口:枵(xiāo),枵腹,空腹。营,经营,此为“寻找”意;营口,即寻找食物糊口。

1.解释加点词。

⑴蛛蚕曰               语:

⑵蚕妇操汝入于沸       汤:

2.辨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自杀                   固:

汝心之                   固:

我义不杀人               固:

今夫不受之天,众人       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原句:适以自杀,不亦愚乎!

4.蚕答蛛的话运用了__________写作手法,表现了蚕怎样的感情?

5.读了本选文,你必会想到唐代诗人李商隐关于春蚕的千古名句,该诗句是

 

查看答案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可以说,想象力应用多少是评价一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之一。

②人的大脑具有四个功能部位: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象区。

③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才能,是人类智慧的生命线。

④人们运用想象区功能的机会少,一般人仅仅应用了自己想象力的15%。

⑤优秀的想象力对于一个杰出人才来说是必需的。

A. ②④③①⑤    B. ⑤③②①④

C. ③⑤②④①    D. ④⑤①②③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纹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明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吗?

B. 这篇散文诗写的是雪,却是别出心裁地从描写雨来开篇的。

C. 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

D. 消息灵通的报社记者们很快就打听到了这件事,一马当先地开着小汽车赶来了。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       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②我母亲        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③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       出光明了吗?

④16年后,探险家余纯顺又在那里遇难,更给罗布泊增添了几分       色彩。

A. 望见    管束    迸射    神秘    B. 瞥见    管理    迸溅    神圣

C. 望见    管理    迸溅    神圣    D. 瞥见    管束    迸射    神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