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曹休字文烈,太祖从子也。天下乱,宗族各散去乡...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曹休字文烈,太祖从子也。天下乱,宗族各散去乡里。以太祖举义兵,易姓名转至荆州,间行北归,见太祖。太祖谓左右曰:“此吾家千里驹也。”使与文帝同止,见待如子。常从征伐,使领虎豹骑宿卫。

刘备遣将吴兰屯下辩。太祖遣曹洪征之,以休为骑都尉,参洪军事。太祖谓休曰:“尔虽参军,其实帅也。”洪闻此令,亦委事于休。备遣张飞屯固山,欲断军后。众议狐疑,休曰:“贼实断道者,当伏兵潜行。今乃先张声势,此其不能也。宜及其未集,促击兰,兰破则飞自走矣。洪从之进兵击兰大破之飞果走。

孙权遣将屯历阳,休到,击破之,又别遣兵渡江,烧贼芜湖营数千家。迁征东将军,领扬州刺史,进封安阳乡侯。吴将审德屯皖,休击破之,斩德首,吴将韩综、翟丹等前后率众诣休降。增邑四百,并前二千五百户,迁大司马,都督扬州如故。

(节选自《三国志》,有删改)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姓名转至荆州       易: 更换    B. 使虎豹骑宿卫      领: 率领

C. 事于休           委: 托付    D. 率众休降          诣: 拜访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洪从之进兵击兰大破之飞果走

A. 洪从之/进兵击/兰大破之/飞果走    B. 洪从之/进兵击兰/大破/之飞果走

C. 洪从/之进兵击兰/大破/之飞果走    D. 洪从之/进兵击兰/大破之/飞果走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曹操对曹体非常欣赏和看重,曾称其为“千里驹”,让他和文帝曹丕在一起,待他如亲骨肉。

B. 刘备先派吴兰驻扎在下辩,又派张飞驻扎固山,想断曹军的后路。

C. 曹休识破张飞虚张声势想断曹军后路的计策,劝说曹洪果断出兵攻打吴兰。

D. 孙权屯兵历阳,派遣士兵渡江,烧掉了曹休在芜湖的军营几千处。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宜及其未集,促击兰,兰破则飞自走矣

 

1.D 2.D 3.D 4.应当趁着张飞的军队还未集中时,快速攻击吴兰,打败吴兰,张飞就自己走了。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文言实词。D“率众诣休降 诣:拜访”错。“诣”: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中国古建筑的数理意蕴

作为一种文化创造,古代建筑随着人类智慧的增长而发展,由最初简单的抵御防护功能扩展为承载多种社会功能,富有多样文化内涵,构成了中国意味悠长的建筑文化。我们的先民把数的元素外化融入到建筑之中,不仅使建筑中的数和天象,天文、阴阳、时令、地理、地利等融为一体,也借助于建筑中数的意象来表达审美、和谐、平衡、吉祥、美满和等阶的价值追求整个北京故宫建筑从数的角度体现了阴阳相合、天地对应、龙凤呈祥的意蕴,故宫前朝的主要建筑物也是故宫的中心所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分别立于汉白玉雕琢的三重台阶之上,太和殿九开间、进深五间,七十二巨柱都是九或九的倍数或奇数。故宫内廷以乾清门一线为界,以位于中轴线上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体,东西两侧为东六宫、西六宫,大多用了偶数当中较好的数字“六”,内廷多用偶数,有两宫六寝,体现了下方、后方、偶数、负数为阴的民间信仰;而外朝主殿布局采用奇数,成为五门、三朝之制,正表达了中国传统以上方、前方、奇数,正数为阳的意蕴。

中国传统社会常常借用数字来表这某种美好的愿望,普通百姓喜欢偶数中的“六”,之所以如此,是他们认为上下四方为“六合六运”之数,最为圆满吉庆,因而借助与上下四方即天地相合的建筑数字用以满足天地护佑。和谐共生,祈福求祥的期盼,作为山西省祁县民居建筑的代表,乔家大院就是由六个院落组成的,其目的是祈求乔氏家族六六大顺。

两千多年的传统中国社会,建筑这种有形的载体还被赋子了等级性,《易经•乾卦第一》中说:“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龙是帝王化身,故九、五为帝王之数,即人们常说的“九五之尊”,“九”是奇数中最大的数,代表皇帝的权威:“五”不仅来源于“五行”,也位于奇数正中,代表皇帝坐镇中央,因而九,五代表皇权至高无上,从而导致中国封建宫廷建筑往往运用九与五两个数字加以显示。天安门城楼正面宽九间,门上装有九路门钉,即纵各九排,又呈“九”的倍数,故官房间为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暗含“九五”至尊的意思;太和殿巨柱高擎屋顶,为故宫中最重要的宫殿,其建筑构件之数量多取象征阳性的奇数,尤其力求九或九的倍数,力图用数的意象象征并宣扬等级性。

北京天坛圆丘作为祭天的场所、其几何尺寸更是严格采用九数,圆丘中央砌一圆形石板,称“太极石”,此石四周砌九块扇形石板,构成第一重;第二重砌十八块,第三重砌二十七块……,直到第九重为八十一块,都为九的倍数,目的是在不断重复强调“九”数的意义。

中国自三代社会,建筑就在类型、尺寸、数量和色彩等方面体现出“礼”的要求。无论是中国传统单体建筑还是组群建筑,其空间形态和规格常用数字做出等级划分,《礼记》规定“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于是建筑的台阶高低也成了等级制度的裁体。中国古建筑的等级制突出地表现在间架数字化追求上,唐代《管令》规定三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九架,厅厦两头、门屋不得过三间五架;四、五品堂舍不得过五间七架,门屋不得过三间两架;六,七品以下堂舍不得过三间五架,门屋不得过一间两架,“可见,不同品级的宫员能拥有的“间”“架”数量有着严格的区分。

1.下列有关“中国古建筑的数理意蕴”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把数的元素外化融入建筑之中,使建筑由最初简单的抵御防护功能扩展为承载多种社会功能是我们的先民的一种文化创造。

B. 传统社会中建筑对数字的使用,往往表达着一种美好的愿望,如“六”代表着家族的顺利。

C. 两千多年的传统中国社会,普通的老百姓在建筑中使用“九”这个数字是他力图用数的意象来象征自己社会地位的至高无上。

D. 中国自三代社会,建筑就在类型、尺寸、数量和色彩等方面体现出礼”的要求,如:四、五品的官员一旦使用三间五架的门屋居所,便是“越礼”的表现。

2.下列不能说明中国古建筑的“数理意蕴”的内涵的一项是(   )

A. 普通百姓之所以喜欢偶数中的“六”,是他们认为上下四方为“六合六运”之数最为圆满吉庆,因而借助与上下四方即天地相合的建筑数字用以满足天地护佑、和谐共生,祈福求祥的期盼。

B. 中国古代建筑由最初的抵御防护功能发展到承载多种社会功能,且富有多样文化内涵,最终构成了中国意味悠长的建筑文化,其主要原因是人类智慧的增长。

C. 太和殿是宫中最重要的宫殿,其建筑构件的数量多取象征阳性的奇数尤其力求九或九的倍数,象征皇权的至高无上。

D. 中国故宫皇家宫殿建筑群的内延多用偶数,外朝主殿布局采用奇数,表达了中国传统以上方、前方、奇数,正数为阳的意蕴。

3.下列关于对中国古建筑暗含的等级性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天安门城楼正面宽九间,门上装有九路门钉,即纵横各九排,又呈“九”的倍数。

B. 中国封建延建筑往往运用九与五两个数字加以显示代表着皇家的至高无上的等级。

C. 按《礼记》中台阶高低的规定,大夫可以使用七尺的台阶。

D. 北京天坛之圆丘中的圆形石板和扇形石板不断重复强调“九”数的意义。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句词中,词人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杜志。

B. 毕业致辞是给学生毕业前上的最后一课,我们需要的不仅是独到的见解,严的论证,充实的内容,还有情怀。

C. 过去二十年,香港的成就源自发展,未来,香港的进步更需要发展。

D. 今后人脸识别技术将会越来越多地走进我们的生活。不过,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的担忧:人脸识别技术足够安全吗?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自古以来,玉器在人们心中的       始终是神圣、崇高的,人们用它礼天祭把,用它辟邪祛魔,也用它温润、净化自己的心灵,玉是      的,因为它的实质不过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但它又是灵动的,“君子如玉”,它是     人格的完美再现。

A. 地位   肃穆   高傲    B. 位置   静穆   高傲

C. 位置   肃穆   高贵    D. 地位   静穆   高贵

 

查看答案

下列字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 见地     勇(xiāo)    领略     手不释卷

B. 愚鲁     慰(jiè)     运筹     波澜壮阔

C. 繁琐     狡(jié)     泪丧     相辅相诚

D. 陶冶     穿(záo)     笃行     起承转合

 

查看答案

你是否观察到身边善良的人所做的善良的事吗?如果有,请自拟题目,字数500左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