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1)黄昏走到了尾端, 光明正以一种难以想像的速度自大...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1)黄昏走到了尾端, 光明正以一种难以想像的速度自大地撤离, 我坐在车里等红绿灯, 希望能在黑夜来临前赶回家。

(2)在匆忙的通过斑马线的人群里, 我们通常不会去注意行人们的姿势, 更不用说能看见行人的脸了, 我们只是想着, 如何在绿灯亮起时, 从人群前面呼啸过去。

(3)就在行人的绿灯闪动、黄灯即将亮起的一刻,斑马线的那头出现了一个特别的人影,打破了一整个匆忙的画面。 那是一个中年的极为苍白细瘦的妇人, 她得了什么病我并不知道,但那种病偶尔我们在街角的某一处见到,就是全身关节全部扭曲, 脸部五官通通变形,而不管走路或停止的时候,全身都在甩动的那一种病。

(4)那个妇人的不同是, 她病得更重, 她全身扭成很多褶, 就好像我们把一张硬纸揉皱丢在垃圾桶、 捡起来再拉平的那个样子。她抖得非常厉害, 如同冬天里在冰冷的水塘捞起来的猫抽动着全身。

(5)当她走起来的时候, 我的眼泪不能自禁地顺着眼角流了下来。

(6)我不知道自己为何落泪, 但我宁可眼前的这个妇人不要走路, 她每走一步就往不同的方向倾倒过去, 很像要一头栽到地上, 而又勉强地抖动绞扭着站起,再往另一边倾倒过去, 她全身的每一根骨头, 每一条筋肉都不能平安地留在应该在的地方, 而她的每一举步之艰难,就仿佛她的全身都要碎裂在人行道上。 她走的每一步, 都使我的心全部碎裂又重新组合, 我从来没有在一个陌生人的身上, 经验过那种重大的无可比拟的心酸。

(7)那妇人, 她的手上还努力地抓住一条绳子, 绳子的另一端系在一条老狗的颈上, 狗比她还瘦, 每一根肋骨都从松扁的肚皮上凸了出来, 而狗的右后脚折断了, 吊在腿上, 狗走的时候, 那条断脚悬在虚空中摇晃。但狗非常安静有耐心地跟着主人, 缓缓移动, 这是多么令人惊吓的景象, 仿佛把全世界的酸楚与苦痛都在一刹那间, 凝聚在病妇与跛狗的身上。

(8)她们一步步踩着我的心走过, 我闭起眼睛, 也不能阻止从身上每一处血脉所涌出的泪。

(9)这条路上的绿灯亮了, 但没有一个驾驶人启动车子, 甚至没有人按喇叭, 这是极少有的情况, 在沉寂里, 我听见了虚空无数的叹息与悲悯, 我相信面对这幅景象, 世上没有一个人忍心按下喇叭。

(10)妇人和狗的路上红灯亮了, 使她显得更加惊慌, 她更着急地想横越马路, 但她的着急只能从她的艰难和急切的抖动中看出来, 因为不管她多么努力, 她的速度也没有增加。 从她的脸上也看不出什么, 因为她的五官没有一个在正确的位置上, 她一着急, 口水竟从嘴角涎落了下来。

(11)我们足足等了一个新的红绿灯, 直到她跨上对街的红砖道, 才有人踩下油门, 继续奔赴到目的地去, 一时之间, 众车怒吼, 呼啸通过。 这巨大的响声, 使我想起刚刚那一刻, 在和平西路的这一个路口, 世界是全然静寂无声的, 人心的喧闹在当时当地, 被苦难的景象压迫到一个无法动弹的角落。

(12)我刚过那个路口不久, 天色就整个黯淡下来, 阳光已飘忽到不可知的所在, 回到家, 我脸上的泪痕还未完全干去。 坐在饭桌前面, 我一口饭也吃不下, 心里全是一个人牵着一条狗从路口, 一步一步, 倾倾颠踬地走过。

(13)这个世界的苦难, 总是不时地从我们四周跑出来, 我们意识到苦难, 却反而感知了自己的渺小, 感知了自己的无力, 我们心心念念想着, 要拯救这个世界的心灵, 要使人心和平清净, 希望众生都能从苦痛的深渊超拔出来, 走向光明与幸福, 然而, 面对着这样瘦小变形的妇人与她的老弱跛足的狗时, 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世界能为她做些什么呢?

(14)我感觉,在无边的黑暗里, 我们只是寻索着一点点光明, 如果我们不紧紧踩着光明前进, 马上就会被黑暗淹没。

(《林清玄散文集》有删节)

1.文章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中年妇女形象?结合作品说说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2.文中多次说到“流泪”,这在全文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从全文看,作者“流泪”的原因有哪些?

3.赏析下列句子

黄昏走到了尾端, 光明正以一种难以想像的速度自大地撤离……(从修辞或描写手法角度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足足等了一个新的红绿灯, 直到她跨上对街的红砖道, 有人踩下油门, 继续奔赴到目的地去, 一时之间, 众车怒吼, 呼啸通过。(赏析加点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联系文章和实际,谈谈文章末尾“如果我们不紧紧踩着光明前进, 马上就会被黑暗淹没。”的理解。

 

1.文中描写了一位身患重病、处境艰难、令人悲悯的妇人形象描写手法有:(1)外貌描写,如:“一个中年的极为苍白细瘦的妇人”(2)动作描写,如:“她每走一步就往不同的方向倾倒过去”“ 又勉强地抖动绞扭着站起,再往另一边倾倒过去” (3)神态描写:如:“妇人和狗的路上红灯亮了, 使她显得更加惊慌”(4)侧面描写,如:文中对妇人手上抓的老狗的描写,侧面加深了妇人的苦难;行驶的车辆都停下来,甚至没有人按喇叭,可以看出妇人的苦难不仅触动了我,它把人心的喧闹压迫到一个无法动弹的角落。 2.线索作用 流泪的原因有:“我的眼泪不能自禁地顺着眼角流了下来”是a为身患重病妇人的苦难流泪,b为世界的苦难而流泪,c为自己的渺小和无力流泪,d“我没有再落泪, 泪在全身血脉中奔流”的原因是作者有了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决心。 3.(1)运用环境描写或运用拟人手法,生动表现天黑得快,衬托人们归心似箭的心情,为下文停下来表现爱心伏笔。(2)“足足,直到,才”说明等待的时间长并且等待得很平静有耐心,突出了大家的爱心。 4.每个人都要坚持原则,发扬爱心,传递正能量,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美好。如果丧失原则,随波逐流,跟着别人犯错误,我们的社会将非常糟糕。作品中为了让可怜的妇女有足够的时间过马路,每一个司机都自觉地静静地等待,表现出了大爱和耐心。我希望现实生活中那种见死不救的冷酷行为和集体闯红灯的行为能够远离我们。(意思对即可) 【解析】 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人工智能时代,你的工作会被机器抢走吗?》,完成后面小题。

①人工智能机器人“阿法狗”在与韩国棋手李世石的对弈中连胜两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崛起成为不容忽视的话题.人工智能会不断学习,不知疲惫,不会抱怨,此前已有专家预测,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快步发展可能酿成大规模失业。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你的工作可能被机器抢走吗?

②去年年末,一段中国某银行智能机器人大堂经理“娇娇”的视频在网上火爆:“您好,我是娇娇,很高兴为您服务。”

③这位不知疲倦的“大堂经理”可以通过语言识别、触摸交互、肢体语言等方式,开展迎宾、业务引导、业务查询等多种服务,懂幽默会卖萌,在办理业务的同时还能把客人逗得哈哈大笑。

④在日本,护理型机器人赢得了老年人的欢心。小型的智能护理机器人可以陪老年人聊天解闷,帮助控制灯光、检查血压,提醒何时吃药。大型护理机器人则致力于帮助那些行动不便的人,能温柔地将人类抱起或放下,或是帮助其站起来。

⑤除了服务业以外,人工智能已开始“入侵”其他领域。专家担忧,机器和电脑的发展有一天可能会取代人类的大脑和肌肉--这对司机、分析师和财经记者的工作构成了威胁。

⑥人工智能进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是机器视觉,这是自动驾驶汽车的关键。相比容易出错的人类司机,自动驾驶将减少90%或更多的事故。美国10%左右的工作岗位涉及驾驶车辆,未来数十年内,这些工作岗位中的大多数将会消失。

⑦其实,面对日臻完善的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很难想象有任何工作不会面临消失风险.IBM研发的超级电脑沃森则把领域拓展的更加广泛。它远超人类的记忆功能让它在智力问答节目《危险边缘》中击败了该节目的冠军;此外,协助研发药物、预测工业机械的维护时间,甚至设计美味的新食谱,帮助诊断疾病,都有沃森的身影--IBM相信,机器人沃森可以创造巨大商机。研究者同时发现,沃森在不断学习和进化,比如设计出新的食谱,为药物研发提出人类未曾想到的建议和指导,这是研究者们一开始所没有想到的。

   ⑧但另一方面,在其他一些事情上,机器是无法战胜人类的:如培养品味和感情,相互模仿,建立情感联结,想象力和道德情感。《经济学人》杂志调查显示,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如牙医、医生,或者类似于心理学家的情感辅导人员,甚至是运动员教练等需要人与人密切沟通的职业,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可能性较低。

⑨不过,机器人完全能够取代人类的工作,未必完全是一件坏事。在未来,机器有可能让人类从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把精力放在文学、艺术、科学等创造性领域,放在能够让人类更幸福的事上。

1.文章第一小节有何用处?请作简要分析。

2.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简要说明第⑤段加点文字的语言特点。

除了服务业以外,人工智能已开始“入侵”其他领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家担忧,机器和电脑的发展有一天可能会取代人类的大脑和肌肉--这对司机、分析师和财经记者的工作构成了威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概括智能机器人能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龙山雪

张 岱

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①,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②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③。坐久清冽,苍头④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⑤之,竟不得醉。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

选自《陶庵梦忆 (卷七)》

①[霁]雨后或雪后转晴。 ②李岕(jiè)等五都是当时的伶人(戏曲演员)。生,指男演员。马小卿、潘小妃为女伶。 ③[呆白]苍白。 ④[苍头]这里指年纪大的伙计。  ⑤[欱]hē,通“喝”。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大雪深三尺______

(2)万山载雪,明月______

(3)湖中人鸟声俱______

(4)余一小舟______

2.选出与例句中的“而”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A.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B. 从百步街旋滚而下

C. 虽多忌刻,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D.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与《湖心亭看雪》两文均是情景交融的佳作。请简要谈谈作者在描绘雪景时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冷香菊

[宋]陈荣卿

晚秋风紧晓霜严,香阵飘飘透竹帘。

荒径幽林甘冷落,肯于人世学趋炎?

(1)发挥想像,描绘一下本诗一、二两句描写的画面?

(2)“托物言志”是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请联系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综合实践与探究

考考你——“给力”,毫无疑问是当今比较流行的网络热词,在使用过程中它被不断赋予新的意义。请你根据语境,分别写出例句中“给力”的相应意思。

【给 力】

①【例】昨晚的比赛,西班牙队太给力了!

②【例】政府抑制菜价上涨的举措很给力。

③【例】比赛就要开始了,队员们要给力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填看——读读下面精彩片段,填写段后内容

现在,他受了重伤,永远没有归队的希望了,他应该怎样来处置他自己呢?……

他既然失去了最可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为什么还要活着呢?在现在和在凄凉的将来,他将怎样才能不辜负他的生活呢?用什么来充实这个生活呢?光是吃喝和呼吸吗?只作一个无用的旁观者, 看着同志们在战斗中向前猛进吗?成为队伍的累赘吗?他应不应该毁掉这个背叛了他的肉体呢?朝心上打一枪——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以往既然能够生活得不坏,就应当能够在适当的时期结束这个生命。谁能责备一个不愿意做绝望呻吟的战士呢?

他的手在口袋里摸着勃朗宁的光滑枪身,指头习惯地握住了枪柄。慢慢地抽出手枪来。

(1)这本书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国籍)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段中的“他”是____________,文段以内心独白的方式,生动地刻画了他内心的绝望、动摇以及最终战胜软弱战胜自我的全过程,那“他”为何会想到放弃自己的生命?后来又选择了一条什么道路继续战斗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对子——同学们已读过《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小说,有同学根据《西游记》的内容,出了一副上联:斩妖降魔,金猴奋起千钧棒。请你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关人物、情节,巧妙对出下联。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2)金沙水拍云崖暖,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长征》)

(3)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

(4)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5)___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6)_______________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7)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8)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描写“莺歌燕舞”初春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