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南溪区加大了整...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南溪区加大了整治力度。

B. 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C. 学校对极少数不尊重教师、无理取闹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D. 传统文化如“四书五经”对初中生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但对语文老师来说却是熟悉的。

 

D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D项没有语病。其他各项语病如下:A项否定词使用错误,去掉“不再”。B项“两面对一面,去掉“是否”。C项搭配不当,“事件”不能搭配“批评教育”,删去“批评教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他得罪了我,当我说要告诉老师时,他变得暴怒无常,开始向我求情。

B. 他们俩在班上一个管纪律,一个管学习,配合得各得其所

C. 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D. 小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的基础不牢固,教导他学习应该温故知新。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嘹亮    抖擞     宛转   喜出忘外

B. 粗广    步履     诀别   花枝招展

C. 桑甚    感慨     抖擞   美不盛收

D. 瘫痪    菡萏     祷告   呼朋引伴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dāo)  脑(suí)   应(hè)   有介事(shà)

B. (qí)   痪(tān)   临 (wèi)   花团锦(cù)

C. 芽(nèn)  过(áo)    蓄(zhù)  废忘食(qǐn)

D. 斜(qī)   傥(chóu)  一(chà)  咄逼人(duó)

 

查看答案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敬的人,可能是伟人、专家、学者,也可能是影视明星、体育明星等。他们伴着你一路走来,促你成长,催你奋进。你班正在开展“我也追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班级要办一份“我喜爱的名人”手抄报,请你为小抄报设置两个栏目。

(2)古往今来,历史的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让我们敬仰,让我们感怀。假如这些风流人物被提名为2018年“感动中国”风云人物,请你从下面列举的人物中选择一位,为他拟写一段颁奖词。

鲁迅 钱学森 费俊龙、聂海胜

(3)学校准备派李阳同学参加2017年6月21日—22日在市青少年宫举行的“追星利弊大讨论”演讲比赛。请你以李阳同学的名义向他的班主任刘老师写一张请假条,写请假条的时间为2017年6月18日。

 

查看答案

拓展阅读

袁隆平奇遇记

汪志霞 聂冷

1980年5月9日,当地时间上午9时,袁隆平作为首席专家,携湖南省农科院副研究员陈一吾和慈利县良种场场长杜慎余一行3人组成的中国杂交水稻专家组,乘飞机到达洛杉矶。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和美国专家数人已打着牌子在机场迎候。当3人走下飞机舷梯,向举着牌子的威尔其一行微笑着走去时,威尔其连忙满面笑容热情地迎了过来。他与第一个向他伸过手来的首席专家袁隆平只是礼貌性地轻轻握了一下,就放过去了,而却紧紧地握住第二位接上来的陈一吾副研究员的手,又是拥抱,又是贴脸,口里一叠连声地欢呼着:“您好,尊敬的袁先生!我是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真诚地欢迎您的到来,能够结识您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并在美国接待您,我感到无比的荣幸!”

显然,威尔其认错人了。3个中国人不由得一齐掩口而笑。威尔其见客人笑得蹊跷,他马上就会过意来,连声道歉说:“对不起,你们哪一位是袁先生?”

陈一吾连忙推过袁隆平用英语介绍说:“威尔其先生,这位才是首席专家袁隆平先生。我们都是他的助手。”

“噢,尊敬的袁先生,我认错人了。请您原谅!请让我再次向您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欢迎。您将是我们公司和所有美国人最尊贵的客人和朋友。我衷心地祝愿您在美国工作和生活得愉快!”威尔其说着再次握住了袁隆平的手,并紧紧地拥抱、贴脸。

“谢谢您的热情迎接,威尔其先生。您认错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连许多中国人都会把我认错,更别说美国人了。我是一名水稻专家,长年在田间试验,所以浑身上下都染上了不少中国农民的色调。”袁隆平说着,又风趣地朝两名中国同伴一摊手接着说,“他们都知道,我还有一个绰号,叫做‘刚果布’,也就是‘非洲黑人’的意思。您说这多有趣?”

9月初,袁隆平按爱妻的亲切嘱托“平平安安地回来”了,但是,他临行前曾向妻子许下的将成为万元户的诺言,却成了一个不吹自破的泡影。原来当时有规定,出国人员在国外所得收入必须全部上缴。因而,他们回到北京,向农业部有关司局一汇完报,有关办事官员就要他们上缴在美国挣的工钱。

袁隆平有点不好意思似的对妻子邓哲说:“嘿嘿,真对不起。我原以为美国工资可归个人所有,谁料农业部规定得全部上缴,只能每天领20元人民币的生活补贴。”

“能成千元户也不错呀,我们家还从来没见过一次进两千多块钱呢!”邓哲安慰丈夫说。“我只要能增加两间小平房,有三四千块钱存款以备不时之需,就心满意足了。”

邓哲这愿望很快就实现了。

1981年6月6日,国家科委、国家农委在北京联合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科学技术特等发明奖授奖大会。由袁隆平代表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登台领奖。除奖章和发明证书由袁隆平带回湖南保管外,还有一共10万元奖金。袁隆平本人足足分得这项特等奖金5 000元整。

“哎呀!五千块钱呀!啧啧,这么高的奖金,真吓死人了!”当袁隆平喜不自禁地自北京归来,从兜里掏出一大叠钞票交到妻子手里时,邓哲惊喜得连钱都不知该怎么拿好了。

1.本文题为“袁隆平奇遇记”,“奇遇”在何处?请结合文章分条概括。

2.赴美传授经验是件大事,但袁隆平如何传授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如何开设讲座等内容作者略过不谈,反而将笔墨重点落在接机时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认错人这个细节上,这样的处理用意何在?

3.有人说,文章最后一部分大谈特谈袁隆平夫妇对待钱的重视态度,这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袁隆平的负面影响,不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