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9)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0)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不亦乎           

(2)人不知而不

(3)吾日三吾身 

(4)不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三省吾身      中不至

B. 为师矣        观沧海

C. 不亦乎          回也不改其

D. 逝者如斯        匹不可夺志也

3.翻译下列句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4.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迪。

 

1.(1)通“悦”愉快 (2)生气,发怒;(3)反省、检查 (4)越过 2.C 3.(1)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做老师了。 (2) 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4.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选自:《论语》 作者:孔子 年代:春秋 参考译文: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 日夜不停。”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说:通“悦”,愉快。 2.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C项。意思都是“乐趣”。其他各项的意思分别为:A:每天/中午。B:凭借/为了。D:语气词,相当于现在的“啊”,无具体意义/男子汉。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笃志:坚守自己的志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届中考江苏徐州卷】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下列小题。

香山野桃悄然开

黄亚洲

北京香山,今日风野。

沿着曲曲弯弯的碎石山径一路蜿蜒上山,耳边都是好风,如兽吼。满山的树杈与枝丫,互相打得啪啪响,更不消说未知何时一路绑于树干的那几十根指路红布条了,痉挛成癫狂状。我们几个上年岁的,各自在营地周围寻找避风地儿。要这么站在风口的话,人的骨头怕也会哗哗响了。

我顺坡往南,一直走,直至下到一个山坳,顿感风声已柔,便投着一块大石头坐下,歇口气。

才刚举头,便见着那飘飘抖抖的几株野山桃了。那是树还是舞蹈啊,我惊呆了。一树一树粉白色的花,落在眼里,真妖娆得不行。

花不大,远望有点像樱花,密密层层的。背景虽是瓦蓝的天,但一树看过去皆是粉白,很难见到星星点点的蓝。(A)山坡北面风吼起来的那一刻,滑下南坡的一股小小的风,也会吹得这几株野山桃腰肢大颤,那密密层层的花也就互相厮磨在了一起,那种无声的舞蹈真是热烈;(B)若是北面风声小了,那些秀丽的花顿时就在安静的阳光下庄重自强,少女般腼腆,纹丝不乱。

我站起来,慢慢向她们走过去,于是就见着好几只蜜蜂在花间忙来忙去——飞翔得连声音都没有,像是要把全部的气力都花在吸吮上。

这一隅无声的春景,叫我望得久久出神。幸亏香山今日风大,鬼使神差地让我下到一个不知名的山坳里,有了这场小小的叫人惊喜的艳遇。

感谢兽性发作的风,你啊,你把人性催出花来了。

我不知道世上有多少人相遇过这几株灌木形状的野山桃,相遇过三月的这些婀娜无比的粉色山桃花,还有花间的这一群闷吞独食的小蜜蜂。

显然,这几株俏丽的野山桃也根本不在乎有多少人看见她们,她们知足,就在这不知名的山坳里,她们守着一小块蓝天和一方干燥而忠厚的土地,每年三月,准时来一次热烈的舞蹈,或者少女般腼腆地静立着,然后在蜜蜂的帮助下孕育夏日的小小的山桃,再然后,在寒流里剃发闭眼苦守,等待来年春天的抚摸,再准备一场少女的粉色舞蹈。甚至,多少年后,她们也会安安静静地倒下,让蜜蜂和蜜蜂的后代从此再也找不见她们。

当然,她们也有后代。她们的后代可能就成长在离她们不远的地方,而一场悄悄的舞蹈也按照美丽的遗传密码,开始排练。

我今天要是没看见这些,一切也都在进行中。我今天偶然瞥见了她们,一切也都没有被打乱。偶遇就是这么普通,也是这么惊心。

大家开始下山。一路上我还惦记着那一小群婀娜的野山桃。我想,其实,平凡并不是寂寞。平凡里也有舞蹈、蜜蜂与爱情,也有令人心满意足的生生不息,不需要多少人在意,也不祈求多少人抬举。有阳光,有风,有蜜蜂,也就一切都有了。

养在深闺人未识,或许就是生活本来的面目。好吗?挺好。

今天,我就是一只蜜蜂,被风牵着,邂逅了一场少女的舞蹈,意外地被温暖了一番。

(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5月5日,略有改动)

1.请按照顺序用原文中的词语写出作者情感不断升华的过程

惊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在上文A、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3.文中画线句是用怎样的描写方式写风的?这里写风有什么作用?

4.“我就是一只蜜蜂,被风牵着,邂逅了一场少女的舞蹈,意外地被温暖了一番”中的“温暖”有怎样丰富的内涵?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赖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第一段画线句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2.“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中的“闹”字换成“叫”字好不好?为什么?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4.从第一段中找出描写小草的质地、色泽和生长旺盛的词语。

描写质地的:                               

描写色泽的:                                  

描写生长旺盛的:

5.第二段有一处是作者展开的想象。请摘抄下来,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查看答案

请参加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记标准】请将“交益友,  避损友。”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活动二:讲故事】按照下列句式要求,用简洁的语言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

在我      的时候,朋友                     (填写朋友的表现)。

【活动三:悟道理】读下面这则交友故事,谈谈自己从中悟到的道理。

包惊几笃于友谊,与吴东湖善。吴卒,抚其家甚至。后方嫁女,闻吴女将适人,贫不能理装,即以其女之奁具赠之,己女后一载始嫁。时论称之。

我悟出道理:

 

查看答案

诗文默写。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而不学则殆。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桥流水人家。

(6)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7)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B.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

C. 田里的水也咕咕地起着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D. 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