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项古代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 A. 社稷:社,古代指谷神,即农业之神;...

下列各项古代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

A. 社稷:社,古代指谷神,即农业之神;稷,指土地之神。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

B. 古诗文中经常提到“岁寒三友”,它们是松、竹、梅。

C.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D. 古时 “泰山”喻指岳父,“伉俪” 对夫妻的称呼。对老师称“子”“夫子”“师”“先生”。

 

A 【解析】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分言之社为土神,稷为谷神,故A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字词。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

⑵年九十_____

⑶军士吏_____

⑷威武不能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

“志”,是文人的思想感情:汉朝《庭中有奇树》一诗中“馨香盈怀袖,_______”道出了久别思远的怀念之情;唐朝杜甫《春望》一诗中“_______,恨别鸟惊心” 抒发了诗人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北宋晏殊《浣溪沙》一词中“______________” 寄托了时光易逝的伤感之情。

“志”,是文人的志向抱负:东汉刘桢《赠从弟》一诗中“岂不罹凝寒,_______”写出了坚贞自守的品性价值;唐朝李贺《雁门太守行》一诗中“报君黄金台上意, ________” 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东晋陶渊明《饮酒》(其五)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 传达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镇海,一幅古pǔ____的画,一部线装的书。斑bó____的青砖黛瓦,诉说着岁月的沧桑风雨;苍健的老城古迹,见证着历史的悲欢离合 。当我们再次回móu_____,那些闪烁的千古烟云,依然溢彩流芳,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慰jiè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请以“你是我心中的太阳”为题,写一篇作文。

题二:请以“那一次,我真_________________”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

提示:这是半命题作文,可以补充一个表示情感或者心理活动的词语,比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失落”等。题目中的“真”表明这件事带给你的情感冲击是很强烈的,让你印象深刻,甚至刻骨铭心。

写作要求:(1)若选题一,请按要求写作。若选题二,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4)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5)书写整,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剥豆

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

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是想,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俯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分明快了。

小儿手不停,眼却时时往两个容器中看。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

1.文中第⑥段画线句说“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喜”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母亲剥豆速度快与慢的原因(每条不超过18个字)。

①慢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快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在刻画儿子时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试分析作用。

4.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