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yàn)就包...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yàn)就包含了丰富的物(hóu)知识。

B. 到处呈现一片衰(shuāi)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zài)途的寒冬。

C. 大雁顺着弯(qū)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shòu)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D. 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qiào)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xī)大浪。

 

A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仔细辨识四组读音,可以看出,A项“物候”应读作“hòu”。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目:这件事教育了我

要求:(1)力求写出真情实感,不抄袭、套用他人作品。(2)600字左右的文章。(3)文章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本人有关的信息。

 

查看答案

父爱不矮小

①第一次发现自己个子矮,是在她十二岁那年。

②六一节前夕,镇上的小学照例要举办一台联欢会。比同班的女孩子矮了半头的她站在舞蹈队伍里显得极不协调,伙伴们已长成婷婷的天鹅,而她依然是只瘦弱的小鸟。

③她哭着问妈妈,为什么别人都长高了,就她不长。妈妈没意识到落选的事对女儿的伤害,笑着摸了摸她的头说:“这丫头,要是随了妈就好了,谁让你随了你爸呢。”一旁的父亲局促地搓搓手,没有说话,转身走了。从那天起,她才注意到父亲竟是如此矮小。也是从那天起,她在心里怨上了父亲。

④那个不愉快的儿童节过后不久,她的小学时代结束了。曾经向往的中学生活并没有想象的愉快。在这所小镇唯一的中学里,她和父亲经常被别人一同提起,因为父亲是这所学校的语文老师。有时,她正在操场上和同学快乐地打球,身边走过的老师或同学会说,她长得真像她父亲。这时,快乐会瞬间飞远。虽然这时她已学习了一些生理健康知识,知道遗传的作用,但对父亲的怨还结在心里。

⑤蔷薇花开了落,落了开,她也花一样长得清纯,小巧的个子更显得玲珑娇小。她考进城里的大学后,耳边不会再有人说她像父亲了。一日,她被同学从操场上叫回宿舍,是父亲来了。他似乎并未察觉她的不快,笑着递给她两大包饼干,还有两本她喜爱的文学书。临走又回头说:“丫头,记着吃饼干啊,每天都要吃。”她望着父亲矮小的背影怨着:“哪里没有卖饼干的?不要再给我送了。”

⑥假期回家。一进门父亲就问:“丫头,饼干吃完了吗?”说着又抱出几袋一样的饼干。“您就不知道换个牌子呀?干吗让我天天吃这个?”母亲望望父亲说:“丫头,你爸听朋友说有种赖氨酸饼干,孩子吃了能长高个,他就跑到城里四处找。“她的心里倏地疼了一下。以后的日子里,她吃着父亲送来的饼干,打着球,似乎真的长高了一些,婷婷的,像一株春日里的翠竹。

⑦又是蔷薇花满院飘香的季节,她带回一个高大俊朗的男孩。忙忙碌碌的父亲在男孩的身边显得更加矮小,可父亲脸上的欢喜就像阳光下的蔷薇花,笑盈盈地开满了小小的院子。

⑧黄昏,她送男孩出门。男孩很认真地对她说:“你爸真好。他对我说,我把女儿交给你,以后你们如果吵架了,你可以怨她懒,可以说她娇气,但是,你永远都不许嫌她矮。”

⑨瞬间,她的泪扑簌簌地挂满了脸颊。莹莹的泪光中回望,缤纷绚烂的蔷薇花旁,父亲的身影被一抹夕阳拉得修长……

1.请以时间为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1)六一节前夕,“她”因身材矮而落选班舞蹈队,从此怨上了父亲。

(2)中学时期,“她”经常被别人提起长得真像她父亲,对父亲的怨还结在心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画直线句是_____描写,表达了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心情。

3.第⑨段画波浪线句主要运用了______描写,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文以时间为经,以父爱为纬,连起了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平中见奇。

B. 文中“蔷薇花”多次出现,既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她”长得清纯动人,使得文章意境更加优美。

C. “她”一连串的怨愤,皆缘于父亲的矮小。而当她看到父亲给她抱来几袋赖氨酸饼干的时候,这种怨情彻底消失,从此深深理解了父爱。

D. 小说行文朴实,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使父爱的光辉透过字里行间跃然纸上,含蓄深沉的父爱,感动了“她”,也感动着我们每个人。

 

查看答案

(1)母校的门口是一条笔直的柏油马路,两旁凤凰木夹荫。夏天,海风捋下许多花瓣,让人不忍一步步踩下。我的中学时代就是笼在这一片红殷殷的花雨梦中。

(2)我哭过、恼过,在学校的合唱队领唱过,在恶作剧之后笑得喘不过气来。等我进入中年回想这种种,却有一件小事,像一只小铃,轻轻然而分外清晰地在记忆中摇响。

(3)初一年级,我们有那么多学科,只要把功课表上所有的课程加起来就够吓人的,有十一门课。当然,包括体育和周会。仅那个绷开线的大书包,就把我们勒得跟登山运动员那样善于负重。我私下又加了近十门课:看电影、读小说、钓鱼、上树……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把读书当玩了,还是把玩当作读书。

(4)学校规定,除了周末晚上,学生们不许看电影。老师们要以身作zé,所以我每当大摇大摆屡屡犯规,都没有被当场逮住。

(5)英语学期考试前夕,是星期天晚上,我串了另外三个女同学去看当时极轰动的《五朵金花》。我们咂着冰棍儿东张西望,一望望见了我们的英语老师和她的男朋友。他们在找座位。我努力想推测她看见了我们没有,因为她的脸那么红,红得那么好看,她身后的那位男老师比我们的班主任辜老师长得还神气。

(6)电影还没散场,我身边的三个座位一个接一个空了。我的三个“同谋犯”或者由于考试的威胁,或者受到良心的谴责,把决心坚持到底的我撂在一片惴惴然的黑暗之中。 

(7)在出口处,我和林老师悄悄对望了一眼。我撮起嘴唇,学吹一支电影里的小曲。在那一瞬间,我觉得她一定觉得歉疚。为了寻找一条理由,她挽起他的手,走入人流中。

(8)第二天我一觉醒来,天已大亮。老外婆舍不得开电灯。守着一盏捻小了的油灯打瞌睡,却不忍叫醒我起来早读。我跌足大呼,只好一路长跑,幸好离上课时间还有十分钟。

(9)翻开书,眼前像骑自行车在最拥挤的中山路,脑子立即做出判断,那儿人多,那儿有空档可以穿行,自然而然有了选择。我先复习状语、定语、谓语这些最枯燥的难点,然后是背单词。上课铃响了,b-e-a-u-t-i-f-u-l,beautiful,美丽的。“起立!”“坐下。”赶快,再背一个。老师讲话都没听见,全班至少有一半人嘴里像我一样咕噜咕噜。

(10)考卷发下来,我发疯似地赶着写,趁刚才从书上复印到脑子的字母还新鲜,把它们像活泼的鸭群全撵到纸上去。这期间,林老师在我身旁走动的次数比往常多,停留的时间似乎格外长。以致我和她,说不准谁先扛不住,就那样背过气去。

⑾成绩发下来,你猜多少分?113分!真的,附加两题,每题10分,我全做出来了。虽然beautiful这个单词还是错了,被狠狠扣了七分,从此我也把这个叛逃的单词狠狠地揪住了。

(12)那一天,别提走路时我的膝盖抬得有多高。

(13)慢!

(14)过几天是考后评卷,我那林老师先把我夸一通,然后要我到黑板示范,只答一题,我便像根木桩戳在讲台边不动了。她微笑着,惊讶地,仿佛真不明白似的,在五十双眼睛前面,把我刚刚得了全班第一名的考卷,重新逐条考过。你猜,重打的分数是多少?47分。

(15)课后,林老师来教室门口等我,递给我成绩单,英语一栏上,仍然是叫人不敢正视的“优”。

(16)她先说:“你的强记能力,连我也自叹不如。以前,我在这一方面也是很受我的老师称赞的。”沉默了一会儿,只听见一群相思鸟在教室外的老榕树上幸灾乐祸。她又说:“要是你总是这么糟蹋它,有一天,它也会疲累的。那时,你的脑子里还剩了些什么?”

(17)还是那条林荫道,老师纤细的手沉甸甸地搁在我瘦小的肩上。她送我到公园那个拐弯处,我不禁回头深深望了她一眼。星子正从她的身后川流成为夜空,最后她自己也成为一颗最亮星星,永远闪烁在我记忆的银河中。哦,我的林老师。

1.根据拼音写汉字:   以身作zé(   )

2.本文记述了作者读书时的一件小事,情节设计很巧妙,一波三折。请写出情节上三处让你感到意外的地方。

3.结尾段划线句,“纤细”与“沉甸甸”看似矛盾,实则含有深意,请结合句义说说你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第(2)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查看答案

程门立雪

《宋史》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注释①:游酢,人名,与杨时同为程颐弟子。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时与游酢侍立不

2.翻译句子:杨时见程颐于洛。

3.本文给你的启示是

 

查看答案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 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 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6)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本文节选自《___________》一书, 是____________ 家经典 。

2.解释加点词含义:

(1)非不深也              (2)亲戚

3.翻译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注意加点字词的翻译)

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本文作者要阐述的观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B. “得道者多助”中的“道”在文中指“仁政”。

C.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之间有递进关系,顺序不能颠倒。

D. 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如“多助”与“寡助”的对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