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18届福建省福州市春季与福州屏东中学九年级联考)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小题: ...

(18届福建省福州市春季与福州屏东中学九年级联考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小题:

话说诗经之风

风本是地球大气层内的空气涌动,它使地球上的万物能不断地接受到新鲜的空气而得以生存。那么, 孔子在编集《诗经》时,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称为“风”呢?孔子自己有一段很好的解释: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

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就是“风气”。孔子用很形象的语言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伏。所以,要 建立和谐社会,关键在于领导人,也就是“上行下效”。由此也形象的说明了“风”的含义,也就是说, 风俗、风情、风致等等,无一不是指向社会行为规范和人们的行为方式。

换言之,《诗经》之“风”,即是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一般的口语中,我们称为“风俗 习惯”,在先秦时期的书面语言及理论中,“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诗经》中的 十五国风,各以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得名,就是记载了各地的风俗习惯、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各自的 价值观、思想感情。与此相印证,《周易》中有十五个卦牵涉到“风”,每个卦都对应着一种人生或社会现 象。火风鼎,火下有风则上宜有鼎,而鼎凭三足,正立不倚,既强调合作,也预示持正守位,为人倚重; 风火人家,以火在下而风行其上来表达一家人团聚的景象。……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 不同的社会情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法律法规如何规定的,而是亲友们的看法!而这 些所谓的“看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亲友们认同你这个行为,你就会大胆高兴地去做;否则, 你就不会去做,或者只有偷偷摸摸去做。“风俗”因此会给人一种无形的束缚。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强调“礼” 的作用的真正含意。孔子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把《诗经》作为教材,是因为没有其它书籍 了吗?不是,孔子是借《诗经》说明以及教育学生们要懂得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规范。孔子的中心思想是: 人生若想追求到快乐与幸福,就要认识社会。社会是精彩的但更是复杂的,不认识社会就只能四处碰壁, 最后落个失败的人生;能认识社会就能游刃有余,利用社会。

风俗的形成,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是大部分人“约定俗成”的,人们在实际生活、生产中,认识到 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地生存,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风俗习惯。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重读《诗经》, 一是要了解古代人们的风俗习惯,二是可以借鉴和发扬一些好的风俗习惯,如春节团聚、清明祭祖等,三 是创造我们今天的新风俗,使生活更加日新月异,更加幸福。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可能都有法律约 束和指导,而且人类社会的维持也不能完全依靠法律法规,那么还要依靠什么呢?就是风俗习惯、“礼”、“社 会行为规范”等,依靠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使社会肌体健康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之所以出现混乱,一 是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第二个原因就是社会风俗混乱,一群人恣意破坏另一群人的风俗习惯,便会导致 争斗打闹,甚而引发战争。所以,入乡随俗,懂得并调节自己去适应不同的风俗习惯,才能建立起人与人

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

(选自“国际儒学网”,有删改)

1.通读全文,请你说说《诗经》之指什么?孔子把《诗经》作为教材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重读《诗 经》有什么意义?

2..文章第4 段举《周易》中的十五卦之风的例子用意是什么?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在自然界中,因为大气内空气涌动而形成的风使大地万物不断接受新鲜空气,从而保持生机;人类社会 亦如此,没有正常风气,就没有美好生活。

B. 孔子把君子之德喻为风,把小人之德喻为草,草随风动,强调百姓在领导者的影响下,自然会形成一种普遍的风气或社会风貌。

C.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每做一件事往往把亲友们的看法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因为这些看法代表着一种社 会行为规范,而符不符合法律法规并不重要。

D. 由于风俗习惯的冲撞而引发的摩擦甚至战争,在当今世界也并不鲜见,只有彼此尊重,互相适应,才能 实现民族和解与世界和平。

 

1.参考:(1)诗经之风指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社会行为规范”)。(2)目的:孔子借《诗经》说明以及教育学生们要懂得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规范,意在向学生表明社会是精彩的,但更是复杂的,只有认识社会,才能更好地追求到人生的快乐与幸福。(3)意义:一是要了解古代人们的风俗习惯;二是可以借鉴和发扬一些好的风俗习惯;三是创造我们今天的新风俗 2.参考:这是运用举例论证,通过写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的社会情状,形成了《周易》中的十五个卦象,具体阐述了“风”即是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的内涵,形象又易于理解。 3.C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诗经之风指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目的和意义根据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来理解。 2.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和作用。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这是必须要知道并记准确的内容。其作用要根据具体的文章来作答,一般运用论证方法的语句,证明其前面的观点,要到前面的文章中去读,去寻找。这是运用举例论证,通过写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的社会情状,形成了《周易》中的十五个卦象,具体阐述了“风”即是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的内涵,形象又易于理解。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逐项进行分析即可。C项理解分析错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法律法规如何规定的,但并不能说明符不符合法律法规不重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

钟霄的第九年 王璐琪

我们画室有一名特殊的学生,在大家只有 17 岁的时候,他已经 26 岁了。 所有的人都在准备美术高考,他也在准备,据说,这已经是第 9 年了。在艺术生的群体中,他这样的情况

很常见。 他曾经在墙上画了一幅画,只处理了一半画面,另一半像是被人撕掉了,还卷着纸边,所有的人都以为这

是一幅贴在墙上的残破画。那天老师来的比较晚,他到画室后巡视了一圈,然后生气了。“昨天的值日生是谁? 怎么这里还贴着一幅破……”他抬起手摁住墙的一瞬间愣住了,手指放在上面很久没有拿下来,再回过头的时 候,老师目光直视着他,说:“钟霄,别再考了!我聘你当画室老师,做我的副手。”

全班目光齐刷刷盯着他,我崇拜地看着他。他没有回答,依然专注地挥舞着手里的画笔。我坐的位置刚好 在他的侧面,清楚地看到他捏笔的手腕一抖.,一块颜色画歪了。谁都知道他要考全国最好的美术学院,因为他 不肯将就别的。关于那所北方的美术学院,大部分人是不敢奢望的,包括我。

我们画室在一栋破旧的七层高的居民楼里,那段时光非常快乐,一群孩子肆意地在残破的墙上涂鸦。一栋 即将被拆除的旧楼,被我们装点的犹如“卢浮宫”,格外美丽。

我们最喜欢的地方是这栋楼的天台,几个伙伴常常三三两两在天台眺望月亮,谈论着明天的梦想。在我们 谈天说地的时候,他一定要带着一个速写本,把我们的形态画在纸上。只有提起那所梦想中的美术学院时,他 才会插上一两句话。

美术高考前夕,画室里只听得见笔划过纸面时的沙沙声。忽然有一位同学喊到,“钟霄,外面有人找你。” 那是一个年迈的老人,头发几乎全白了,脸晒得土黄,穿着一身蓝色的衣服,背着一个布兜。看见钟霄出来, 老人黯淡的脸上现出一丝笑容,犹如点了一盏灯。他们站在画室门口,说了很长时间的话,老人几次把布兜交 到他手里,钟霄都不接,硬推回去。这样僵持了一会儿,老人生气了,一跺脚,他才勉为其难地接了过来。

待他回来后,我问他,“那是你爷爷?”他面无表情地说:“是我爸,他知道我明天要考试,给我送庙里 求来的馒头,说是吃了耳聪目明,一准儿能考上大学。”后来,我转身拿铅笔时,发现他正在默默地流泪,我 同情地看着他。

这一年,他没有参加考试,做了老师的副手。他坚持了九年,却在第九年的时候放弃了,我很吃惊。而这 一年,我却意外地收到了他梦想的那所美院的录取通知书。所有人都过来祝贺我,他也不例外,那张单薄的纸, 被他摩挲了好多遍,“真羡慕你,真的,羡慕你。”他复读机一样,反复讲,反复说,像是在对我说,也像是 在对他自己说。

“你为什么不再试一试呢?”我问他。他为难地笑笑:“我怕今年考上了,家里拿不出学费。任性考了那 么多年,是该给家里挣点钱了。等攒够了钱,我再考。”我想尝试着安慰他,却发觉自己词穷了。

高考后,画室被拆除了,我们的“卢浮宫”倒塌了。

再去看他时,他气色好了很多,已经成了老师的合伙人。他邀请我去画室看一看。上了顶层后,我震惊了: 顶层的墙壁上,全是孩子们的涂鸦,极像当年我们的“卢浮宫”,尤其是天台。他站在一片彩绘前对着我笑, 既像从前那个执著的青年,又像一个全新的人。“虽然没有考上那所美院,可美院现在会请我讲课,也值了……” 他谈起自己的事业,开始滔滔不绝。不远处有学生喊他,他去学生那里指导了。

我沿着彩绘墙慢慢地走,忽然发现在一个角落里,有一幅残破的速写画,走近一看,我笑了,又是他的恶 作剧,让人误以为是贴上去的。可是当我看完速写画和画旁边的彩绘时,却怎么也笑不出来了。那是六、七个 少年坐在天台上看月亮,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半空,唯独他,一手拿着画笔,两只眼睛却看 向我们。速写画旁 边,有那么一个真人比例大小的彩绘,是个蓝色的阿凡达。她手持长矛,满脸警戒的神情,忠心耿耿地守护着 他们的潘多拉星球,以及我们曾经的“卢浮宫”。                               

(原文有删改)

1.请根据文章内容梳理情节,完成表格。

事件

“我”的心情

钟霄被老师肯定

A:

B:

吃惊

C:

震惊

 

 

2.文章最后一段写到“我”看完钟霄画的内容时,怎么也笑不出来了。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我”笑 不出来的原因。

3.品析语言。

(1)我坐的位置刚好在他的侧面,清楚地看到他捏笔的手腕一抖.,一块颜色画歪了。(从加点词的角度赏

析)

(2)看见钟霄出来,老人黯淡的脸上现出一丝笑容,犹如点了一盏灯。(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4.文章写的是钟霄的一段经历,作者却以“我”的口吻来写,请问“我”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画室老师让钟霄不要再考留下来给他当副手,是他觉得钟霄还是考不上,帮他找个出路。

B. 文章多次提到的“卢浮宫”,既指带给我们快乐的画室,也暗指我们美丽的梦想。

C. 钟霄本想攒够钱再考,但后来却完全放弃了,不再执着于最初的梦想了。

D. 作者想告诉我们不要浪费时间在不合适的事情上,不要像钟霄一样到“第九年”才醒悟过来。

 

查看答案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 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 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 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①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 餐②。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③其馀。”上④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⑤。” 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⑥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 得下从龙逢、比干⑦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 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 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⑧之,以旌⑨直臣。”

(选自《汉书 朱云传》)

【注释】①匡:辅助。②尸位素餐:居其位食其禄而不管事。③厉:激励,警戒。④上:指汉成帝。⑤张 禹:汉成帝的老师。⑥将:拿。⑦龙逢、比干:古代因直谏而被杀的忠臣。⑧辑:连缀。⑨旌:表彰。

1.乙文中波浪线句读停顿正确的是(   

A. 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B. 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C. 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D. 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面刺.寡人之过

(3)下亡.以益民

(4)然后得已.

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书谏寡人者    不能匡主

B. 战胜朝廷    游地下

C. 美于徐公    厉其馀

D. 蔽甚矣    因而辑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

5.【甲】文中的的邹忌和【乙】文中的朱云劝谏君王的方式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四面边声连角起”写出边塞战马嘶鸣、朔风狂吹和军营号角的凄厉。

B. “长烟落日”本有塞外苍茫的意境,与“孤城闭”连接之后又有了肃杀之意。

C. “羌管悠悠霜满地”紧承“长烟落日”写夜景,笛声悠扬,秋霜遍地,进一步渲染了征人的乡愁。

D. “将军白发征夫泪”中“将军”因年岁老去而悲伤,“征夫”因思家不得归而落泪,情感慷慨激昂。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揭示了征人的矛盾心理,请具体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一个散文家的视觉经验如果还限于田园风光,未免太【甲】(A  狭小 B  狭窄)也太保守了。同时,广 义的景也不应限于视觉:街上的市声,陌上的万籁,也是一种景。景存在于空间,同时也依附于时间,所 以【乙】(A 春秋代序 、B 春种秋收)、朝夕轮回,也都是景。景有地 yù(    )性    江南的山水不同于美国 的山水,热带的云异于寒带的云。大部分的游记都不动人,因为作者不会写景。景有静有动,即使是静景, 就要把它写动,才算能手。“两山排闼送青来”,正是化静为动。“鬓云欲度香腮雪”也是如此。只会用形 容词的人,其实不解写景。   

——余光中《说散文》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地 yù______    ②万籁.______

(2)从文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将序号填入横线。【甲】_____【乙】_____

(3)语段中    处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是_____,理由:_____

(4)画线句子是个病句,请修改成正确的句子。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曹刿论战》选自国别体史书《左传》,这本史书相传为春秋时齐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B. 古代关于官职升迁变化有专门用语,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谪”为降官之意,“大将军邓骘闻其 贤而辟之”中“辟”为征召之意,大臣辞职还乡则会用“乞骸骨”的委婉说法。

C. 小说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中心,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D.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中小说集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