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张仪列传(节选)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张仪列传(节选)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後负,莫可使用於秦者,乃使人微感张仪曰:“子始与苏秦,今秦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原?”张仪於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

1.下列句子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吾\幸先用    B. 其\实味不同    C. 其一\犬坐于前    D. 而乡邻之生\日蹙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张仪陪着楚相喝酒,期间被诬陷偷取了玉璧,但他始终没有承认,最后只好释放了他。

B. 张仪前往赵国拜见苏秦,希望能得到他的推荐,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料竟遭到了拒绝。

C. 苏秦和张仪在同一个老师处学习游说之术,苏秦自认为才学比不上张仪。

D. 苏秦害怕张仪留在赵国会威胁到他,因此故意羞辱他,让他没有施展才能的地方。

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已而楚相_____

②掠数百_____

莫可使用於秦者_____

④子始与苏秦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1)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

(2)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

 

1.B 2.D 3.①亡:丢失;②笞:用竹板打;③念:考虑;④善:友好、亲善。 4.(1)你(要是)不读书游说,又怎么能受到这样的屈辱呢?(子、毋、安、反问句)(2)苏秦就告诫门下的人不给(张仪)通报,又让(他)好几天不能离去。(乃、诫、通、去、省略句、倒装句) 【解析】选自:《史记》 作者:司马迁 年代:西汉 参考译文: 张仪是魏国人。当初曾和苏秦一起师事鬼谷子先生,学习游说之术,苏秦自认为才学比不上张仪。 张仪完成学业,就去游说诸侯。他曾陪着楚相喝酒,席间,楚相丢失了一块玉璧,门客们怀疑张仪,说:“张仪贫穷,品行鄙劣,一定是他偷去了宰相的玉璧。”于是,大家一起把张仪拘捕起来,拷打了几百下。张仪始终没有承认,只好释放了他。他的妻子又悲又恨地说:“唉!您要是不读书游说,又怎么能受到这样的屈辱呢?”张仪对他的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他的妻子笑着说:“舌头还在呀。”张仪说:“这就够了。” 那时,苏秦已经说服了赵王而得以去各国结缔合纵相亲的联盟,可是他害怕秦国趁机攻打各诸侯国,盟约还没结缔之前就遭到破坏。又考虑到没有合适的人可以派到秦国,于是派人暗中引导张仪说:“您当初和苏秦感情很好,现在苏秦已经当权,您为什么不去结交他,用以实现功成名就的愿望呢?”于是张仪前往赵国,呈上名帖,请求会见苏秦。苏秦就告诫门下的人不给张仪通报,又让他好几天不能离去。这时苏秦才接见了他。让他坐在堂下,赐给他奴仆侍妾吃的饭菜,还屡次责备他说:“凭着您的才能,却让自己穷困潦倒到这样的地步。难道我不能推荐您让您富贵吗?只是您不值得录用罢了。”说完就把张仪打发走了。张仪来投奔苏秦,自己认为都是老朋友了,能够求得好处,不料反而被羞辱,很生气,又考虑到诸侯中没有谁值得侍奉,只有秦国能侵扰赵国,于是就到秦国去了。不久苏秦对他左右亲近的人说:“张仪是天下最有才能的人,我大概比不上他呀。如今,幸亏我比他先受重用,而能够掌握秦国权力的,只有张仪才行。然而,他很贫穷,没有进身之阶。我担心他以小的利益为满足而不能成就大的功业,所以把他召来羞辱他,用来激发他的意志,您替我暗中侍奉他。”苏秦禀明赵王,发给他金钱、财物和车马,派人暗中跟随张仪,和他投宿同一客栈,逐渐地接近他,还以车马金钱奉送他,凡是他需要的,都供给他,却不说明谁给的。于是张仪才有机会拜见了秦惠王。 1.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B项断句不正确,应改为:其实/味/不同。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逐项进行分析即可。D项理解分析错误,苏秦羞辱张仪,是为了激发张仪的意志。 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笞:用竹板打。 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安:怎么。去:离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傍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A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在供桌上。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正吃时,只听得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A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火起,刮刮杂杂的烧着。

选文中的A是《水浒传》中的哪位人物?该人物在“逼上梁山”过程中思想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单概述该人物在“逼上梁山”过程中其中一次被陷害差点丢了性命的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僧师徒四人一路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战胜各路妖魔鬼怪,终于取到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是小说《西游记》的主体。

B. 《水浒传》中晁盖等人劫取生辰纲,鲜明地表现了对贪官污吏的义愤和反抗,这种反抗也促进他们走上造反的道路。

C. 《藤野先生》一文中“到别的地方去看看”,这里的“别的地方”是指“东京”;文中“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发生了变化”是指鲁迅“弃文从医”的变化。

D.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通过一系列生动而曲折的故事情节的描写,展示了作品无穷的艺术魅力和天真未凿的童心。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陋室铭》、《出师表》、《桃花源记》、《爱莲说》、《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中的“铭”“表”“记”“说”“书”“序”都是表示古代的文体。

B.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这是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也是一部文学名著,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都是世界经典短篇小说的代表之作,分别出自于俄国作家契诃夫和法国作家莫泊桑笔下。

D. 李白是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是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清代诗人赵翼的诗句“李杜诗篇万口传”中的“李杜”就是指他们两人。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过,然后能改;困于心,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A. 人恒过   过:犯过失    B. 于虑  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C. 而后喻   喻:了解    D. 则无法家拂士  入:里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传统礼貌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 痴长我两岁,我认你这个兄长,你意下如何?

B. 您肯赏光已使寒舍蓬荜生辉,怎么还带什么薄礼来呢?

C. 令尊叫做牛魔王,与我老孙结为七兄弟,让他做了大哥。

D. 今天的讨论,我先发表高见抛砖引玉,下面请各位畅所欲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