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蛩(qióng):蟋蟀。

1.词中说的心事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评岳飞词说:一种壮怀能蕴藉(含蓄而不显露),诸君细读《小重山》。请结合这首词所表达的感情,谈谈你的理解。

 

1.词中说的“心事”指希望抗金报国。 2.这首词的主旨句是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3.此词表现了立功不易,苦无知音的沉郁情怀,实质上与作者通常表现的豪迈雄健,慷慨激昂的精神相一致。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中重点词语意义的理解,需要结合写作背景进行分析。“心事”一是指岳飞抗金卫国,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壮志;二是指投降派屈辱求和,阻挠抗金斗争,致使自己功业未成,壮志难酬的怨愤。 2.此题是对诗词主旨的考查,要想正确把握主旨,必须了解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诗歌。这首词上片着重写景,下片重在抒情。“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这里化用善于操琴的俞伯牙和知音钟子期的典故,寄托了作者的一腔愤懑和无处言说的沉痛。“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是词的主旨句。 3.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思想感情的理解。这首《小重山》多用比喻,曲折地道出心事,含蓄委婉,抑扬顿挫,情景交融,艺术手法是很高超的。这首词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和忧国忧民的悲苦心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名句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取”和“照”的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死明志,丹心光照千秋。

B. 首联写自己步入仕途和四年抗敌的经历,“辛苦”和“寥落”两个词道尽坎坷的人生际遇,感情深沉,悲郁感人。

C. 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写危难形势,抒忧患之情,比喻形象,对仗工整。

D. 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将“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与自己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感人至深。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蕴含有深挚沉痛的感情,极有艺术感染力。

B. 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构成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写出了形势的险恶。

C. 尾联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点明主旨,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动天地的艺术效果。

D. 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主要原因在于诗中所表现的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查看答案

你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同学中开个故事会。

 

查看答案

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