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2017届中考湖南娄底卷) 品读经典,聆听高处的声音 白 龙 ①站在不同高度的...

(2017届中考湖南娄底卷)

品读经典,聆听高处的声音

白 龙

①站在不同高度的书籍上,人们看到的风景各异;从低处的一叶障目到高处的霞光万丈,阅读的厚度,决定了人生格局与眼界心胸。如果把人类文明比做一座山峰,那么雄踞高山之巅的,就是历经世代淘洗而筛选出的经典文本。

②阅读经典,如同聆听山巅之城的智者们穿越时空的遥远回响。经典作品代表着人类精神的复杂性,标志着我们共同的先辈曾经抵达过的精神高度和思想深度。它对人心的理解和体恤,犹如一双越过时空的温暖臂膀,环住一个个困在冰冷湖面的灵魂。它以锐利的穿透力,让那些只知和现实讨价还价的人们,懂得什么叫对这个世界爱得深沉、情之激越,什么叫思想的力道和思考的痛感。

③然而,在纷纭万状的信息社会,进入经典文本所构成的精神世界是困难的,也是奢侈的。那似乎是一个和我们厕身其间的世界相平行的空间,独立、缥缈而易碎,一个电话或者微信的侵扰,就能迅速把我们拉回现实。古人说,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而现在,对于奔波忙碌的现代人来说,仅仅闭门恐怕是不够的,只有在静谧无声的夜晚,待一天的工作结束,关上手机,才能翻开泛黄的书页,小心翼翼地捕捉来自遥远时空的细弱声响。那个高处的世界并不许诺我们具体的好处,但入得其门,自然会感受宗庙之美、百官之富,产生一种“只有高贵纯洁心灵能够感受的欢愉”。

④正如登山需要阶梯,进入经典作品的世界同样需要拾阶而上。有时,理解经典作品的主题是困难的,需要借助思想的阶梯。理解经典作品中的主题,一般历千载而不变,充满泛着古老铜绿的端庄大词,重如千钧、庄严肃穆。诸如民族和命运、历史与兴衰等等。有时,通过一部经典去理解另一部经典,方能参透义理之精妙,醉心于云蒸霞蔚的经典意象,比如国学上“以传注经”的传统就是如此。有时,理解经典也需要人生的准备。正如陈年老茶需要用沸水才能浇出厚重余味,理解经典也需要我们用老水手般的人生阅历,用经久不息的温热内心,浇开经典作品中只属于独特个体的专属气息。惟其如此,方能找到每个人心中的哈姆雷特,让经典的鉴赏者代代不绝。

⑤经典只会让人变得谦逊,因为见识了大海而更懂得什么叫沉潜往复,登上了群山之巅而更能体会山花的璀璨只若指间流沙。而愈了解人类精神的由来和思想的系谱,人们才会愈发认清自己在这个世界所处的位置,从而拥抱真正属于自己的未来,写下属于我们时代的经典。

1.选文第③段的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在选文第⑤段中,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去理解经典?

3.在互联网+时代,有不少同学热衷于网络小说、动漫作品,觉得这些比经典作品要通俗、有趣、刺激。结合选文,说说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1.对比论证,将古人与现代人的阅读环境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在纷纭万状的信息社会,进入经典文本所构成的精神世界是困难的,也是奢侈的”观点,使论证更加深刻。 2.阅读经典,理解经典,关键要读懂经典中暗含的精神,表现出的思想内涵。 3.示例:我认为这些同学的观点是不对的.经典是思想丰富的作品,它重如千钧、庄严肃穆,阅读之后会让人思想厚重,给人以“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而网络小说、动漫作品虽然通俗、有趣、刺激,但思想肤浅,没有教育意义,甚至还会将读者引入歧途,作为一时的娱乐可以,长期阅读还是经典能提升一个人的气质与精神。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议论文的整体阅读能力,涉及的考点有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态度等。 1.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结合句子内容来看,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将“古人”的阅读环境与“现代人”的阅读环境进行对比,强调了“在纷纭万状的信息社会,进入经典文本所构成的精神世界是困难的,也是奢侈的”的观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职业生涯规划,你准备好了吗

随着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职业生涯规划”如今不再是新名词,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在高中大面积推开,并逐步向初中生普及。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针对个人职业选择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测定,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换句话说,职业生涯规划要求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将自已定位在一个最能发挥自已长处的位置,选择最适合自己能力的职业。

【调查研究】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研究”课题组对某校高一新生,做了关于“职业生注规划现状”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学子心声】

爽爽是大四学生,学的是会计专业,但是找了大半年工作,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问她到底喜欢什么,想做什么,她都说不清。“我觉得我适合当护士,可我学的是会计。 当初填志愿的时候,我明明填的是浙江某大学的英语专业,可是,等我和同学出去玩了,我爸爸偷改了我的志愿,学校和专业全改了。”

由于不喜欢所学专业,她学得不开心,几度厌学,现在找工作又特别迷茫。听说有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后,她不禁感概:“要是我那时候能有这样的辅导多好,怎会走这些弯路? 真是郁闷!”

【规划辅导】

中学生在接受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时,指导师往往会对他们进行这样的“心理测试”:

今天,你准备去一个很远的地方旅行。刚走出家门,一个白胡子的神仙突然在你面前出现。他告诉你,他可以送给你一个礼物,作为你旅途的坐骑,你会选择哪一个?

(A)一头强壮的大象

(B)一头被视为神物的单峰白骆驼

(C)一匹《射雕英雄传》里提到的汗血宝马

一般人的逻辑是不是这样的?我喜欢宝马,因为很威风,很漂亮,而且跑得很快,我喜欢这种奔驰的感觉。我不喜欢骆驼和大象,因为太慢了!但如果是去沙漠,骑大象走不出二十公里就得渴死。

【专家说法】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儿研究所所长孙宏艳:美国早在1989年就颁布了《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明确规定职业生涯教育要从6岁开始。日本也要求从小学开始就必须进行职业生涯方面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开展高中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太迟了!在填报志愿时,许多学生不但对大学的专业学什么、将来能做什么一无所知,就连对自己的兴趣与适合的东西也不够了解。在大学阶段,许多学生由于选择了不感兴趣的专业而表现得很懈怠,甚至荒废了学业。

深圳市光明新区教科研中心刘会金:绝大多数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大学生毕业时有将近40%的同学认为自己学错了专业,近65%的同学将跨专业选择职业,就业过程相当痛苦。每年填报高考志愿时,很多家长、教师习惯于“分数优先”原则,很少考虑孩子的兴趣、志向。

温州市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马玉斌:职业生涯规划课主要是帮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以及自己和职业的匹配度。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并不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就定下具体明确的职业方向,而是要让学生在认识自己和社会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所在,学会把兴趣转变成学科优势、职业兴趣和事业追求,在选课和选专业方面能够有的放矢,激发个人的内在价值和潜力,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1.2.阅读“规划辅导”部分,分析指导师给中学生做心理测试的意图。

3.4.阅读“学子心声”部分,结合文本相关材料写出爽爽的案例给你的职业生涯规划带来的启示。

5.6.下列表述与“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结果相符的一项是(  )

A. 少数家长对孩子“职业生涯规划”的帮助不大。

B. 多数学生对各个职业了解较多并希望进行体验。

C. 多数学生赞同在高中阶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D. 初中学校没有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课。

 

查看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

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

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视之(仔细)    B. 吾妻之美我者,我也(偏爱)

C. 数月之后,时时而进(中间)    D. 由此观之,王之甚矣(受蒙蔽)

2.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齐地方/千里    B.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 吾与徐公/孰美    D. 盖/石性坚重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第①段主要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以及邹忌的冷静思考,说明邹忌头脑清醒,不为奉承所迷惑。

B. 选文第③段写齐王下令按上中下等次奖赏进谏的群臣吏民,从“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的反响来看,齐王之“蔽”得到了根本整治。

C. 选文第④段写燕、赵、韩、魏皆朝于齐,作者以夸张之语收束全文,意在从正面突出邹忌的治国之才。

D. 选文在语言上运用了众多排比句,增加了语言的节奏感,使之朗朗上口,造成了一种步步进逼的语势,给人无可辩驳之感。

4.翻译下列句子。

(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齐王被邹忌说服,欣然纳谏。请简要分析邹忌讽谏的高明之处。

 

查看答案

赏析下列诗歌,完成后面各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本词选自《稼轩长短句》,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下列对该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少万兜鍪一句中的万兜鍪在诗中代指士兵。天下英雄谁敌手

一句中的敌手解释为能力相当的对手。

B.诗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中的曹、刘指的是曹操和刘禅

C.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

江滚滚来。感叹千古兴亡无尽无休,一如江水滚滚东流

D.这首怀古诗,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 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全词饱含着爱国、卫国的强烈感情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朝天子·咏喇叭》中描写喇叭、唢呐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描写喇叭功用的句子是 ________

(2)《十五从军征》揭露汉代兵役极度不合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关河梦断何处?_________________ 。(陆游《诉衷情》)

(4)___________________,八年风味徒思浙。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

在当今,汉语新词汇大量产生,                                       

①但绝大多数新词语喧嚣数日或数月  ②平均每天诞生二十个以上 ③犹如春风野草   ④便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之中

A. ①③②④    B. ③①④②    C. ②③①④    D. ③②④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