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2.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3.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花褪残红的暮春,在古代诗歌中一般带有凋零感伤的特点;但本诗所描绘的暮春之景,却是“生气勃勃”,请结合全诗的内容和表现手法,简析本诗是怎样描绘这一景象的?

 

1.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2.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 3.示例:同意,因为作者是以\“百般红紫\“\“斗芳菲\“反衬\“杨花榆荚\“的百首无成;不同意,因为作者在诗中是在嘲笑杨榆荚没有红的花,不能为春天增光彩;不同意,本诗是在歌颂杨花榆荚尽管无才思还是敢于与红紫争鸣争放,为晚春增色。本诗通过“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描写,表达出诗人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赞美之情。 4.答:本诗描绘暮春之景,一反常态,不写暮春凋零,而写草木的生机勃勃。一二句,写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便各施解数,吐艳争芳,争芳斗菲;三四句,写连那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全诗运用拟人手法,寥寥几笔描绘了暮春的勃勃生机。 【解析】 1.此题考查了学生炼字的能力。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古诗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关键字做出赏析。赏析时要把字放在语言环境中,“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意思是:想方设法竞相争妍斗艳。一个“斗”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花朵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能力。做此类题要注意内容不能脱离诗词,要在正确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础上进行,不能改得面目全非;并在诗词原意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想象、创新;还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使改写的文字更加生动、形象。 3.本题是对诗歌主旨的考查。要在理解诗歌内容、写作背景的基础上理解诗歌抒发的情感,表达自己的观点。此题不管是否同意,都要说明理由。如果同意,可以从“百般红紫““斗芳菲“反衬“杨花榆荚“的百首无成的角度谈理由;如果不同意,可以从作者的写作目的角度谈,如作者在诗中是在嘲笑杨榆荚没有红的花,不能为春天增光彩,是在歌颂杨花榆荚尽管无才思还是敢于与红紫争鸣争放,为晚春增色。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即可。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写法和主旨的分析能力。这首诗描绘暮春之景,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前两句写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便各施解数,吐艳争芳,争芳斗菲;后两句写连那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飞舞。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暮春的勃勃生机,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解释词语:

故园:_______________ 

漫漫:___________

龙钟:_____________

凭:_________ 

传语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凭君传语报平安”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4.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5.“双袖龙钟泪不干”中的“龙钟”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有何表达效果?

6.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

 

查看答案

《春夜洛城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解释词语:

玉笛:__________

折柳:__________________

故园:______________

闻:____________

2.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简单作一下分析。

4.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试题。

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解释词语

幽篁:__________ 啸:_________

2.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

3.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

4.“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说说“独”字好在哪里?

 

查看答案

与一朵野花相遇,使人惊识生命的美好;与一本好书相遇,使人收获心灵的丰盈;与一位旧友相遇,使人重温友情的醇厚……

请以《美丽的相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II

签名

在乔治的记忆中,父亲一直就是瘸着一条腿走路的,他的一切都平淡无奇。所以,乔治总是想,母亲怎么会和这样的一个人结婚呢?他总觉得,父亲那条瘸腿,带给自己的是耻辱。

一次,市里举行中学生篮球赛。乔治是队里的主力,他找到母亲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希望母亲能陪他同往。在赛场上,只要看到母亲的目光,他就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母亲笑了,说:“那当然。你就是不说,我和你父亲也会去的。”他听罢摇了摇头,说:“我不是说父亲,我只希望你去。”母亲很是惊奇,问这是为什么。他勉强地笑了笑,说:“我总认为,一个残疾人站在场边,会使得整个气氛变味儿。”母亲叹了一口气,说:“你是嫌弃你的父亲了?”父亲这时正好走过来,说:“这些天我得出差,有什么事,你们商量着去做就行了。”乔治舒了口气,说:“爸爸,祝你一路平安!”父亲慈爱地抚摸着他的头,说:“我祝你能赛出好的成绩!”

比赛很快就结束了,乔治所在的队得了冠军,乔治为此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回家的路上,乔治很是兴奋地说个不停。母亲也很高兴,说:“要是你父亲知道了这个消息,他一定会放声高歌的。”乔治沉下了脸,说:“妈妈,我们现在不提他好不好?”母亲接受不了他的口气,尖叫起来,说:“你必须要告诉我这是为什么!”乔治满不在乎地笑了笑,说:“不为什么,就是不想在这时提到他。”母亲的脸色凝重起来,说:“孩子,这话我本来不想说,可是,我再隐瞒下去,很可能就会伤害到你的父亲。你知道你父亲的腿是怎么瘸的吗?”乔治摇了摇头,说:“我不知道。”母亲说:“那一年你才两岁父亲带你去公园玩儿,在回家的路上,你左奔右跑。忽然,一辆汽车疾驰而来,你父亲为了救你,左腿被碾在了轮下。”乔治顿时呆住了,说:“这怎么可能呢?”母亲说:“这怎么不可能!不过这些年你父亲不让我告诉你罢了。”

两人慢慢地走着。母亲说:“有件事可能你还不知道,你父亲就是布莱特,你最喜欢的作家。”乔治惊讶地蹦了起来说:“你说什么?我不信!”母亲说:“这其实你父亲也不让我告诉你。你不信可以去问你的老师。”乔治把运动服塞在母亲的怀里说:“你等着”,就急急地向学校跑去。

老师面对他的疑问,笑了笑,说:“这都是真的,你父亲不让我们透露这些,是怕影响你的成长。但现在你既然知道了,那我就不妨告诉你,你父亲是一个伟大的人。” 乔治激动得不能自已,一阵风地跑回家中,父亲却不在。两天以后父亲回来,一进门,乔治就急不可待地说:“爸爸,我问你一件事。”父亲放下手提包,说:“是不是又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摇了摇头,说:“爸爸,我只是想问你一句话。”父亲笑了,说:“别说一句,就是一百句也没问题。”乔治说:“你就是大名鼎鼎的布莱特吗?”父亲愣了一下,然后就笑了,说:“孩子,你怎么想起了这个问题?”乔治制止他问下去,说:“你得先回答我。”父亲点了点头,说:“我就是写小说的布莱特。”乔治拿出一本书来,说:“你先给我签个名吧!”父亲看了他片刻,然后拿起笔来,在扉页写道:“赠乔治,生活其实比什么都重要。布莱特。”然后放下笔,说:“我其实比签名更重要。”然后笑了起来。

多年以后,乔治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当有人让他介绍自己的成功之路时,他就会重复父亲的那句话:生活其实比什么都重要。

1.乔治参加中学生篮球赛,不想让父亲陪同的原因是什么?

2.当乔治问父亲:“你就是大名鼎鼎的布莱特吗?”父亲回答说:“我就是写小说的布莱特。”父亲为什么要强调自己是“写小说”的“布莱特”呢?

3.老师告诉乔治“你父亲是一个伟大的人”。从全文来看,父亲有哪些伟大之处?(请至少写出三点)。

4.当乔治请父亲签名时,父亲写下“生活其实比什么都重要”这句话,其用意在于让儿子明白什么道理?请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