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涵养几分静气 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

涵养几分静气

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这就是“心静”的力量。

②“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

③那么,“静心功夫”怎样才能得来呢?

④ “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有人给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

⑤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⑥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寂寞忧愁时读一阙《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                                           。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⑦古人云:“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作者:宋威。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3.根据上下文,在第⑥段画线处补写一句话,并说明补写的理由。

 

1.涵养静气才能认清世界,把握人生。或:涵养静气才能认识世界,寻得生命的真谛。 2.开篇通过寻找手表的故事提出“静心”的论题;接着论证坚守宁静才能看清客观世界;然后论证了“静心功夫”得来的三个途径;最后强调“静心”对人生的意义。 3.补写句子 示例1: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示例2:病痛迷茫时读一本《贝多芬传》,能收获“扼住命运咽喉”的勇气。 示例3:得意欢谑时读一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能收获“珍惜当下”的感悟。 理由:⑴补写的句子要作为论据来证明“‘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的分论点;⑵内容和句式要符合前句特点:“某种情绪时,读某种书或文章,心会变得趋于宁静” 。 【解析】 1.试题分析: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文章题目(论点式题目),或文章第一段,或文章结尾一段。还有的在文章中间,或需要归纳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需要结合文章题目和结尾一段进行概括。从标题“涵养几分静气”和尾段“‘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可以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即:涵养静气才能认识世界,寻得生命的真谛。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章的论证思路。本文首段通过寻找手表的故事提出“静心”的论题;第二段论证坚守宁静才能看清客观世界;第三至六段论证了“静心功夫”得来的三个途径;尾段强调了“静心”对人生的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换面

母亲连着喊了几声连生,没听到应答,就走出门来,大着声朝着对面竹林里喊。【A】脆嫩的回声就像小鸟般扑楞着飞过来。接着,钻出一个泥猴似的少年来。

连生手里握着一只蝉,蝉鸣悠扬,随连生一路叫过来。母亲将一个装了麦子的提箩交给连生,去换面吧,二婶家也要换呢,你一起带去换了。连生一把提起那两个装了麦子的提箩,高兴地出门去了。

夏日的午后日头正毒。连生两只手提着两个提箩,只好把蝉埋在麦子里。蝉很狡猾,不时地从麦子里探出头来,一点一点地往上爬。途中有一段田埂路,很窄,连生走得很谨慎,蝉趁机爬到了麦子上。连生有些急了,但又不敢放下提箩,哈利大步往前走。蝉得到机会,“吱”的一声飞到对面田边的一棵大柳树上去了。连生想再去捉蝉,又怕耽误了换面,看了一阵,不会舍地转身走了。

面房很快到了。牵面的是一个跛腿老头,人称二先生。二先生人品好,老少无欺,从不短人斤两。又牵得一手好面,细如丝,白如霜,又劲道,又瓷实,很好吃。人们说,吃了二先生牵的面,寡淡的日子也平添了几分滋味。

连生一进门,慈眉善目的二先生就过来招呼说,将一个大蒲扇递给连生。然后有条不紊地称麦倒麦,称面装面。很快忙完两份面。

连生心里惦记着那只飞走的蝉,提着两提箩面,连跑带跳地往回赶,感觉比来时还轻快,不知不觉就来到了那棵大柳树下。树上有好几只蝉在叫。听到蝉声,连生走不动了,放下提箩朝树上看。

刚才那只飞走的蝉也正在使劲叫呢,那叫声格外悠长,格外响亮。连生的心跳加快了,猫了腰就往树上爬,悄悄地爬向那只蝉,突然手一扑,捉住了,满心欢喜!他是不会让蝉再次逃走的。于是,用一根细麻绳,一头系住蝉,一头系在提箩上,蝉只能围着提箩打转转了。

连生高兴地站起身,看了一眼两个提箩,心不由一紧:面,好像少了。他记得,从牵面房出来时,两只提箩都是满满的,这下都变得浅浅的,特别是二婶家那个暗花提箩,好像浅得更厉害!

莫不是有人趁我上树捉蝉的时候,偷面了?连生看了看四周,连个人影都没有。只有一轮白花花的太阳,毒毒地炙烤着大地。他有些急了,自家的面少了还好说,二婶家的面不能少!二婶像母亲一样爱自己,可不能对不起二婶啊。连生看看自家的提箩,又看看二婶家的提箩,弯腰从自家提箩里拿出一挂面来,放进二婶家的提箩里。二婶家提箩里的面,恢复到了原来的样子,而自家的面浅了。

那是一大碗面呢!连生记得,有天晚上,母亲煮了面,他觉得很好吃,就多吃了一碗。他吃完面,却发现母亲的碗里没面了,最后,母亲只喝了面汤。为此,他责怪了自己好多天。这下,又无端少了一碗面,到时肯定又会少了母亲的。

那不行!连生弯下腰,把刚放进二婶家提箩里的那挂面,拿出来,又重新放进自家的提箩里。可目光触到二婶家的提箩时,他一下子懵了:二婶家提箩里的面,少得他不敢看了。【B】他连忙扭过脖子,又斜眼瞄了一下那个暗花提箩,像做了贼一般。

连生把那挂面又放进了二婶家的提箩里。可看了自家的提箩,他又心痛了。他想将那挂面重新拿回来,可手伸了几次,还是缩了回来。

此时,那只蝉因麻绳的拉拽,不停地鸣叫着,连生听得有些心烦,解开麻绳,放了那只蝉。

母亲回来了,见他像个蔫茄子,惊讶地问,不舒服?连生不答,母亲很疑惑。这时,二婶提着那箩面过来了,手里还捏着一杆小秤。二婶说,嫂子,二先生的面称错了。母亲一惊,称错了?不会吧,二先生的秤向来很准。二婶笑了笑,说,这次不准了。

母亲看了一眼连生,又转头看向二婶,问,少了多少?二婶说,不是少了,是多了,多半斤多呢,我回家提起那箩面时,觉得沉沉的,一称,还真是重了。母亲接过秤,也称了自家那箩面。一称,母亲的脸就阴了,说,少了,少了半斤多呢。怎么会这样?母亲和二婶一齐把目光转向连生。连生满脸晴朗瞪大两眼,看着两提箩面。儿子情绪好转,母亲的心情也好了,毕竟跟儿子比起来,少半斤面太小菜了。

不过,母亲还是想问个清楚明白,连生就把路上的事说了。听完,母亲和二婶都大笑起来。连生更疑惑了,问,提箩里的面怎么看着比原来浅了呢?母亲说,我的傻儿子,你提着撞来撞去的,原来的空隙撞没了,看着就浅了。

连生一下子跳起来朝门外飞去,眨眼功夫就消失在那片竹林里。二婶在后面喊,连生,晚上到我家吃面呀。

没听到回声,只听到竹林那边,传来一片悠扬的蝉鸣。            

(作者;夏艳平,有删改)

1.围绕“换面”这件事,连生主要做了哪些事?请将相关情节用简洁的语言填写在横线上。(1)在去换面的路上,连生怕耽误换面,任由捉到的蝉飞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知晓面没少的原因,连生飞进竹林。

2.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文中画直线部分对“二先生”的介绍有什么作用。

3.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文中A、B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

A.脆嫩的回声就像小鸟般扑楞着飞过来。(从修辞的角度)

B.他连忙扭过脖子,又斜眼瞄了一下那个暗花提箩,像做了贼一般。(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4.文章的主要事件是“换面”,“蝉”却贯穿始终。结合具体内容,简析“蝉”在展开情节方面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教育部曾有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3年短短三年时间内,乡村教师流失人数达142.5万,流失率达30%。优秀教师出走,教师队伍短缺……这是中国很多乡村学校普遍面临的问题。越往偏僻的乡村,就越会发现,乡村中小学的教室校舍未必破败,但教舍里的优秀乡村教师却日渐凋零。

材料二 2017年中央财政将安排109亿元支持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 其中38亿元,用于各地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给予综合奖补,继续实行中央奖补资金与地方努力挂钩,支持和引导地方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另外,中央财政还安排71亿元,扩大特岗教师招聘规模、提高补助标准。

材料三  右图是“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徽标评选入围作品”的主体图形

(1)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仔细观察材料三的图片,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0个字。

(3)拟写一则宣传乡村教师的标语,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菊是中国的特产,菊于肃杀的秋末开花,这一特性易引起古人的垂青。不过,古人最先关注的,不是菊的审美特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此 ,屈原已经给出了答案, 他在《离骚》中说:“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可见,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实上,这也正是菊在六朝以前最主要的功用。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下面两个人物形象都具有“蔑视皇权”的精神,请任选一个,简要叙述他的一个“蔑视皇权”的故事情节。

①齐天大圣孙悟空(《西游记》)        ②黑旋风李逵(《水浒传》)    

(2)童话色彩只是《格列佛游记》的表面特征,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才是其灵魂所在。请简述书中一个运用讽刺手法的情节,并说说它讽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___。(《出师表》)

(2)无言独上西楼,月旭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见欢》)

(3)李白的笔下,用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自己对友人王昌龄远贬龙标的牵挂,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形象,具体可感。

(4)“诗言志,歌咏言。”中国古代诗人有用诗来抒发内心情感、志向的传统。范仲淹观岳阳楼而抒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理想;唐代诗人刘禹锡则借舟自喻,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自己的豁达胸襟,同时也告诉友人新旧更替是必然的道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