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几分静气
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②这就是“心静”的力量。“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那么,“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
③“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有人给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
④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可见, 。
⑤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寂寞忧愁时读一阙《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⑥古人云:“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选自《人民日报》 有删改)
1.文章首先从一则小故事入手,分析论述_____,接着作者依次从“_____、“_____” 和“静心功夫可以从读书中来”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最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静”的涵义及作用。
2.在第④段横线处补写几句话,作为本段的结论。
3.当你内心浮躁时,哪本书让你静下心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原因。
外星人大使
①冬日的清晨,寒风呼啸着吹个不停,清冷的街道上空无一人。一个瘦高的身影晃过街角,步履蹒跚地迎着刺骨的冷风前行。他在一家小餐馆前停了下来,伸出左手按了按夹在右臂下的一个黑色本子,寒冷已让手臂失去了知觉,还好本子还在那里。他跺了跺脚轻轻地推开门,走进了餐馆。
②“看看谁来了,我们的外星人。”服务生汤姆高八度叫了起来,“你总是第一个来,这么寒冷的早晨,没有人会愿意出来的,我的朋友,你真是一个勤奋的人。你的本子上快要写满了吧?”
③瘦高个没有理会汤姆,坐在靠近壁炉的一张小桌子旁,把那本厚厚的本子放在了桌子上,用力搓了搓手。屋子里的温度让他感到很舒服。
④“今天吃点什么?”
⑤“老……老样子。”瘦高个活动了活动冻得发僵的下巴,“再多加一升花生油。”
⑥“哈哈,今天是什么好日子,让我们的外星人这么有兴致。”汤姆坏笑着叫道。
⑦“我……我的工作就要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工作。”瘦高个拍了拍桌子上的厚本子,表情严肃地说。
⑧莱特坐在桌边,认真地翻阅着他的本子,时而兴奋时而皱眉,高高的颧骨上,一对小眼睛闪烁着深邃的光。
⑨“可怜的孩子,他一定遭遇了很多不幸。”餐馆老板叼着一根雪茄望着莱特,“我要跟镇长说说,把他送到城里去看医生,我看他最近的神态有些反常。”
⑩“老板,您真是仁慈的人啊,谁会在乎一个疯子,你看看他喝油的样子,就像在喝水,正常的人谁会这样。”汤姆撇了撇嘴望着莱特。
“我……我要走了,结账。”莱特的口齿有些不清,这更让人们觉得他智力有问题。
“20 块,面包不收钱了。”餐馆老板友善地望着莱特,从嘴里吐出一股股烟。
“谢……谢谢您,您……是个好人。”莱特收起黑本子,把20 元皱皱巴巴的纸币放在了桌上,望着迅速充满屋子的雪茄烟雾,飞快地跑出了小餐馆,就像有魔鬼在后面追他。
“可怜的人。”老板摇了摇头。
莱特沿着大街一直向郊外走。街上的人多起来,人们匆匆忙忙地穿梭着,呼啸的寒风在耳边呼呼作响。
吃过“早餐”的莱特变得精神起来,额头高耸,两只眼睛炯炯有神,他加快脚步,来到了郊外的一片空地上。
一群麻雀正在空地上跳来跳去,寻找着冬日的吃食,远处的树林只剩下一条条粗粗的树干,密密地遮蔽着人们的视线。莱特坐在厚厚的干草地上,警惕地望了望四周,此时天色还早,草地上空无一人。他伸出右手,用力握住左手手腕,使劲一扭,咔嗒一声,手掌上顿时裂开一条缝隙,一道淡蓝色的光线投射在手掌上方,一个清晰的三维人形出现在了上面。
“见到你真高兴,莱特,我的孩子。为了我们的移民事业,你在地球上待了那么多年,我一直期待你的消息。我们的星际移民计划已经开始了,我们需要更多的星球。”蓝色光线组成的三维小人神情骄傲地说道,“如果可以,地球生物将会成为我们的邻居。”
“议长阁下,我必须向您如实禀报这里的情况。”莱特望着小蓝人停顿了一下,心情十分沉重。
“我的孩子,遇到了什么问题?我怎么看不到巨龙们,你还在地球吗?”
“是的,议长大人,地球出现了新的物种,那些巨龙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新物种叫做人类,他们比那些龙要小得多。”
“新的物种?真遗憾那些恐龙消失了。”
“这正是我要跟您说的,大人。”莱特神情更加沉重,“这里的情况非常糟糕。”
“别着急,我的孩子,慢慢说。”
“这里的生物已经拥有初级智能,会制造最原始的核装置用来发电,喜欢开着释放毒气的四轮铁机器在巨大的城市里来回穿梭,他们还在地球上划出了很多线条,叫做国界,任何一方都不能随意跨过那些线……”
“听起来真糟糕,如果那些恐龙还活着,我想地球一定不会变成这个样子。”蓝色投影人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地球人拥有一种超级武器,它足以毁掉我们的星系。”莱特瞪大了眼睛惊恐地说道,右手不由自主地紧紧攥成拳头。
“超级武器?”
“是的,大人,请看。”莱特从口袋里抽出一个小盒,“他们就是用这个来消灭自己和摧毁别人的,这个东西在地球上到处都可以买到,地球人的武器普及率非常高。”
“他们一定是发现了我们的意图,才想出使用这种危险的武器。”莱特愤愤地说道,随手从小盒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支香烟,比取一枚炸弹还要小心,轻轻地夹在左手手指上,“大人你看,这就是烟雾发射器,非常危险的武器,能产生大量的毒烟,有一次我差点就被它杀死。”
小蓝人凑上前去,仔细看了看洁白的烟身,金色的烟叶,点点头说:“看上去很危险,它的威力有多大?”
莱特右手取出一只打火机,啪的一声点燃了香烟,一缕淡淡的烟雾顺着风势飘了起来。
“嘀嘀嘀。”夹着香烟的手指上响起了警报声。
“是α 射线,检测到了α 射线,还有……还有……”小蓝人惊讶地叫道。
“没错,议长大人,超过了4 000 种化学物质。”
“太糟糕了,这一定就是宇宙中传说的魔鬼烟雾,太可怕了,没想到地球人居然造出了这么厉害的武器。”
“我们该怎么办?”
蓝色小人沉思了片刻,语气沉重地说:“撤退,放弃地球移民计划,下一个移民点定在火星。”小蓝人停顿了一下接着说,“我以伟大的议长名义感谢你,我的孩子,你出色的工作让我们的人民远离危险,我现在正式任命你为火星大使,今天连夜动身前往火星,一定要在火星人造出烟雾发射器前占领它。”
小蓝人踌躇满志地望着将要燃尽的香烟,他想,火星人一定不会造出这么危险的武器来。
(选自2012年第3期《新科幻•文学版》 有删改)
1.请你从莱特的角度,按照他来地球的时间先后顺序,梳理小说情节。
开端:恐龙时代,为了实现移民计划,莱特被派往地球做大使。
发展:①______________。
高潮:②______________。
结局:放弃地球移民计划,莱特成为了火星大使。
2.下面内容是从原文抽取出来的,你认为该内容应该插入文中哪两个段落之间?为什么?
瘦高个的名字叫莱特,没有人记得他是什么时候来到小镇的,大家只知道他是一个奇怪的人,每天早晨他都会第一个到餐馆,要一块大面包和一升花生油,然后把它们吃个一干二净。不知道什么时候大家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外星人。这个绰号让他很紧张,每当有人叫起,他就会立刻低下头去,像祷告般喃喃自语,“地球人发现我了。”看着他那窘迫的样子,所有人都会哈哈大笑着走开,剩下他一个人战战兢兢地站在那儿发呆。
3.请你针对本文的标题“外星人大使”设计一个问题,并根据你对本文主题的理解,写出答案。
(材料一)
宋代钧窑是我国古代五大名窑之一,其器表不以刻划花纹来装饰,而是利用还原焰的烧成,出现复杂的窑变来取胜。所谓窑变,主要是指瓷器在烧制过程中,由于窑内温度发生变化导致其表面釉色、纹路发生的不确定性自然变化。
钧瓷产生的高温窑变红釉,在煅烧的过程中,随着窑内温度的高低和气氛的浓淡而变化丰富,其中最著名的窑变有:玫瑰紫、海棠红 、茄皮紫、鸡血红、葡萄紫、朱砂红、葱翠青、胭脂红、火焰红。另外还有深浅色调的蓝色乳光釉,如天青、天蓝、月白、米黄诸色。钧窑釉色变化万千,红中透紫,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中泛红,五彩渗化,相映成辉。古人曾用“高山云雾霞一朵,烟光凌空星满天,峡谷飞瀑兔丝缕,夕阳紫翠忽成岚”以及“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窑无对,窑变无双”等诗句来形容钧瓷色彩之多和窑变之美。
宋代钧瓷不仅釉色绚丽多彩而且周身还分布着珍珠斑、礼花纹、鱼子纹和曲折迂回的蚯蚓走泥纹,这些纹路为钧瓷的审美增添了极多的情趣。钧瓷釉面的典型特征是“蚯蚓走泥纹”,它是由于钧窑瓷胎上釉特别厚,经过素烧后,釉层在干燥时或烧成初期发生干裂,而在高温阶段又被粘度较低的釉流入空隙所造成。一个个气泡串连在一起,在釉面就出现了一条条逶迤延伸,长短不一,如同雨过天晴后,蚯蚓在湿地爬过的釉痕。
(材料二)
宋代钧瓷的造型多取材于商周青铜器,却不是亦步亦趋的抄袭和模仿,而是法古创新。比如宋代钧窑的典型作品——出戟尊,它敞口外撇、束颈、小斜肩、扁鼓腹、底边渐外敞。它的主体分三层结构并以十二条长短不同的泥条粘附于主体,分置在领、腹和下胫部。共计三层,每层四个,两两对称,上下呼应,使得三层也有明显的节奏。泥条的做法保留了一定的直线棱角,使流动的釉子在直线棱角上无法停留而产生“露胎”。这种露胎部分又呈赭红色,正好与饱满的积釉产生鲜明的对比,相映成趣,美不胜收。出戟尊的造型仿青铜尊式样制作,却一改青铜器的纹饰,使出戟尊显得古拙且高雅;而釉子在不同的体面上流与露的变化,加强和美化了造型,增加了器物浑厚端庄的风韵。
1.请你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分点写出宋代钧窑何以成为我国古代四大名窑之一。
2.结合(材料一),判断下面哪一件瓷器是钧窑烧制的,并说明理由。
A. 刻花牡丹纹龙口双系壶 B. 黑釉描金碗 C. 灰青釉海棠式炉 D. 里蓝外红菊瓣洗
《论语》中包含了大量对“君子”的描述,分别从仁、义、礼三个方面勾勒出一个体系相对完整的“君子”道德范式。请你从读过的一部名著中,选出一位你认为可以称为“君子”的人物,并结合相关情节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说明理由。
(链接材料)
①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②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③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节选)
(乙)自西山道口径北①,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②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③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④、梁欐⑤之形;其旁出堡坞⑥,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⑦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⑧,益奇而坚,其疏数⑨偃⑩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柳宗元《小石城山记》节选)
(注)①[径北]一直往北。②[少(shāo)]通“稍”。③[川] 河水。④[睥睨(pì nì)]城墙上如齿状的矮墙。⑤[梁欐(lì)]栋梁,这里指架支着的梁栋。⑥[堡坞(wù)]小城堡,此处是指由山石天然形成的。⑦[洞然]深深的样子。⑧[箭]指竹子。⑨[数(cù)]密。⑩[偃(yàn)]倒伏。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______________
(2)良久乃已 良: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翻译:_____________
(2)环之可上,望甚远 翻译:____________
3.甲、乙两文都是以作者的①__为线索,记叙了亲身经历的山川景物。“小石潭”和“小石城山”都是被遗弃于②__的美好风物,但作者从这些无人关注、无人欣赏的山水发现它们奇异之美:甲文中“小石潭”的“奇”在“全石以为底”,乙文中“小石城山”的“奇”在“③ ”。作者借助山水来比喻自己,抒发④__。(①②④空用自己话回答,③空用原文回答)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词的上阕描写了边塞秋景,突出一个 “_____”字。
2.“悲愁”是中国古代诗歌一个永恒的主题:它可以是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中所表现的_________ ;也可以是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所表现的羁旅乡愁;还可以是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中表现的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