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以其境过清
(3)水尤清冽
(4)悄怆幽邃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第4段画线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并说说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是什么?
4.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在一篇文章中,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呢?。
古诗文默写填空。
(1)微君之躬,_______________?(《诗经•式微》)
(2)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__________________,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6)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诗经•蒹葭》)
(7)《卖炭翁》这首诗中描写卖炭翁外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卜算子•咏梅》中表现出梅花志洁高尚,虽历经艰辛,也不会趋炎附势,而只会坚守节操的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百年话沧桑,千秋家国梦。这个春天,因为“中国梦”,而引发庙堂与草野悠长共鸣。国有“中国梦”,城有“重庆梦”,每个重庆人则有属于自己的“凡人梦”。
材料一:父亲每次睡觉都鼾声如雷,在家里隔了几间屋都能听见,每次出差也特别招人烦。为了制止父亲这个“坏毛病”,11岁的儿子李俊哲遂发明“智能防打鼾窒息提醒仪”。今年五月,李俊哲获得了第八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也许每一个孩子都曾天马行空,也许每一个孩子都有奇思妙想。但对他而言,天马行空是可以践行的,奇思妙想是可以实现的。小小的年纪,大大的智慧,他的梦,正待起航。
材料二:邹普,这个毕业于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的尚未满24岁的小伙子,在同龄人还在为找工作而迷茫的时候,他已经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创业路。他喜欢绘画、喜欢猫,于是将两者结合起来,并创意地在鹅暖石上画猫,竟意外找到了一条创业路。邹普的淘宝店“布多多石头猫”已经开张两个月了,共接到100多份订单,每一份作品的售价200-900元不等。
材料三:他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如果不是骨癌,他或许还在教室里准备一级建造师资格证的考试;如果不是骨癌,他或许就会实现家庭顶梁柱的愿望;如果不是骨癌,他该有想象之外的更好的未来。然而,一切的安排,都被一纸无情的骨癌病检报告打乱。微博里,霍刚写下了“最后”的生命日记,记录下了他内心的茫然,对生活的不甘心,还有对生命的那份痴心与追逐,字字句句让人揪心。一个年轻的生命,正值青春年华,怎可在此散场?
(1)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说说你对凡人梦的理解。
(2)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个人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3)霍刚的微博点击关注量以达到数十万次,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纷纷送上美好的祝福。请你也给他发一条短信,为身处逆境的他捎去鼓舞人心的话吧。
名著阅读填空。
(1)《傅雷家书》在12月的家信中,傅雷说“毛选”中的《_______》及《_____》可多看看,因为这两篇文章可以帮助傅聪深切了解马列主义及辩证法,加强理智和分析能力。
(2)人们提出“在新时代,要做保尔还是比尔”的新命题。与比尔盖茨相提并论的保尔,就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________,他受_______等人影响很大,经过艰苦的锻炼,成为共产主义战士。
仿照划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青春是一首歌,她拨动着我们年轻的心弦;青春是一团火,她点燃了我们沸腾的热血;青春是 , ;青春是 ,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戏曲进校园》的成效并不显著,原因是对地方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的。
B. 当中国这个能源消费大国不再需要大量从国际市场上进口原油之后,使得国际油价又将面临“压力山大”的窘境。
C. 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D. 诗歌只有反复吟诵、联想、品味,才能领略此中画意诗情,感受其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