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志愿者,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温暖的称谓,一种骄傲的展现。 材料一 《中国志愿发展...

志愿者,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温暖的称谓,一种骄傲的展现。

材料一  《中国志愿发展报告(2017)》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志愿服务团体数量为287516个,到2017年6月,志愿服务团体数量增长到342065个,实现全国31个省份组织区域全覆盖。在过去一年中有39.43%的志愿者至少参加过3-4次志愿服务;23.93%的志愿者参加过2次志愿服务;22.54%的志愿者每月至少参加一次志愿服务;12.22%的志愿者每周至少参加一次;1.88%的志愿者每天都参加志愿服务。

(1)归纳概括材料一的主要信息。

材料二  甲:志愿服务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有时候还需要一定的财力。我觉得志愿服务,是这个社会中有能力、有时间的人做的事儿。我们普通人就不跟着凑热闹了。尤其是未成年人力量微薄,应该先管好自己的事儿。

乙:我认为参与志愿服务与能力、年龄等因素无关。根据实名注册志愿者的要求,只要年满14周岁,符合成为注册志愿者的条件,或者不满14周岁,在能力范围内参与志愿服务都可以。作为志愿者,只要有一颗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心就足够了。

(2)请用所学知识,任选一个人的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三  某校举办科技节,需招募学生志愿者,对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如下:

 

科技节志愿者招募调查问卷

1. 您认为志愿服务在当今社会

○普遍   ○不普遍    ○不了解

2. 您是否愿意参加志愿服务

○是 ○否

3. 您身边是否有人参加过志愿服务

○有    ○无   ○不了解

4. 您更愿意参与学校科技节的哪一项志愿服务

宣传志愿服务:负责展板制作、发放彩页、撰写报道

助教志愿服务:协助老师准备器材、实验操作、器具清理

引导志愿服务:负责引导宾客、指引线路、维持现场秩序

科技节志愿者招募调查问卷

1. 您认为志愿服务在当今社会

○普遍   ○不普遍    ○不了解

2. 您是否愿意参加志愿服务

○是 ○否

3. 您身边是否有人参加过志愿服务

○有    ○无   ○不了解

4. 您更愿意参与学校科技节的哪一项志愿服务

宣传志愿服务:负责展板制作、发放彩页、撰写报道

助教志愿服务:协助老师准备器材、实验操作、器具清理

引导志愿服务:负责引导宾客、指引线路、维持现场秩序

(3)调查问卷中,反映“志愿服务参与意愿”的题目有:

(4)从调查问卷第4题中挑选一项志愿服务内容,结合自身情况,写一封不少于80字的自荐信。

 

(1)全国志愿者团体数量多,增长快,覆盖面广;参与志愿服务己经成为很多志愿者的生活常态。 (2)甲的观点是片面的。参与志愿服务是一种亲社会行为,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表现。 参与志愿服务,的确是要投入一定的时间、精力,但是作为普通人,我们也应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这不是“凑热闹”而是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贡献力量。作为未成年人,也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参与志愿服务,培养亲社会行为。 乙的观点是片面的。参与志愿服务需要有一颗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心,同时也需要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知识储备,有热心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的为他人和社会服务。 虽然注册成为实名志愿者有一些条件限制,但是参与志愿服务没有绝对的年龄要求,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3)2、4 (4)示例:我期待能加入宣传志愿服务。我曾经参加过学校和社区组织的多项志愿服务,具有一定的志愿服务经验。在服务过程中,得到了老师、同学和社区人员的高度认可。 我热爱写作和绘画,是班级的宣传委员,负责班级的班刊和板报工作。我相信我有能力承担好科技节的宣传志愿服务,希望能给我这个机会。 【解析】 (1)本题考查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亲近社会,积极承担责任,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材料要求组织答案。分析材料可知,体现了全国志愿服务团体和人数比较多,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体现了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以此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重要意义。首先判断观点,然后回答理由。两个人的观点的剖片面。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形式有多种,意义都是重要的。有利于承担责任能促进自己的进步与成长,获得社会的承认和赞誉,有利于创建稳定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发展,据此作答即可。 (3)本题考查调查问卷中,反映“志愿服务参与意愿”的题目,分析四个题目可知,2你是否愿意参加志愿服务和4您更愿意参与学习科技节的哪一项志愿服务,是体现“志愿服务参与意愿”的题目,据此作答即可。 (4)从调查问卷第4题中挑选一项志愿服务内容,如宣传志愿服务,从自己参加过的志愿活动,自己的收获,以及自己要怎样做,据此解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张某贩卖毒品被捕;李某驾车逆行被罚款。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A.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B. 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

C. 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D. 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查看答案

下列四组图,正确反映一般违法与犯罪关系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吴某以声援一起案件为由,在法院高声辱骂工作人员,摆放侮辱性的牌子。吴某因此被公安机关治安拘留10天。吴某的行为属于( )

A. 刑事违法行为    B. 行政违法行为    C. 严重违法行为    D. 民事违法行为

 

查看答案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些名言启示我们

A. 小错一定会转变为犯罪,小恶一定会转变为大恶

B. 做善事有助于成名

C. 许多违法犯罪行为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

D. 违纪、一般违法行为、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查看答案

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下列用语中使用不当的是

A. 问人姓氏说“贵姓”    托人办事说“拜托”

B. 麻烦别人说“打扰”    请人谅解说“包涵”

C. 中途先走说“失陪”    起身作别说“久违”

D. 请人批评说“指教”    求人指点说“赐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