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回答15~17题。 1.仅从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看,①...

读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回答15~17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仅从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看,①等温线的数值可能为

A.-15℃或-25℃  B.-15℃或-35℃

C.-25℃或-35℃  D.-35℃或-45℃

2.南极洲的等温线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

3.南极大陆周围海域海冰覆盖面积年变化很大,其覆盖面积最大的月份应为

A.2月~3月            B.8月~9月 

C.11月~12月          D.6月~7月

 

1.C 2.C 3.B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回答13~14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M点位于

A.印度    B.美国    C.俄罗斯    D.巴西

2.若一架飞机从Q点附近的航空母舰起飞,向北沿经线圈以110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8小时后到达的地理位置是

A.60°N,120°W    

B.70°N,120°E

C.50°N,100°E     

D.70°N,120°W

 

查看答案

读右图,回答11~12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甲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该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有

①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

②泥沙淤积严重,阻塞河道

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④气温高,山地冰川融雪量大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2.关于图中a、b两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河都是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的  

B.两河都属于印度洋水系

C.两河共同冲积形成了甲国境内的三角洲

D.b河的水能资源比a河丰富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读图,回答9~10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    C.人为因素    D.距海远近

2.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地形              B.地形、海陆差异

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          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

 

查看答案

读我国两个地区略图,回答5~8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甲、乙两图所示地区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不同    B.热量不同    C.降水不同    D.地形不同

2.平原P、Q在地理位置方面的共同点是

A.都临海洋          B.都处在大河的入海口

C.同属地势低平的三角洲    D.同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3.下列关于平原P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B.生长季节短,适宜玉米、棉花、冬小麦、油菜的种植

C.黑土分布广泛,因此主要发展水稻种檀业,大面积种植水稻

D.受长白山的阻挡,降水量由西向东减少,东部草原适宜发展畜牧业

4.关于图乙所示地区农业发展及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中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B.因河、湖众多,地势平坦,多为集中分布的水田

C.该地农业种植制度是一年一熟至一年三熟

D.该地水热充足,有利于农业发展

 

查看答案

右图为沿106.5°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1~4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②地形区为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渭河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关于③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3.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A.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B.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C.为4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D.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4.有关①地形区农业发展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B.地势平坦,草原辽阔

C.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D.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