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白沟地处京、津、保(定)三角腹地,位于津保高遼、津保公路等交通线路的交会处。从2...

白沟地处京、津、保(定)三角腹地,位于津保高遼、津保公路等交通线路的交会处。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白沟箱包业快速发展,2007年被授予“中国籍包之都”称号。但2010年后,其国内市场萎缩,出口也受到抑制。为促进区域发展,白沟采取了承接北京大红门服装批发商户等措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白沟发展成为“中国箱包之都”的优势条件主要是

A. 能源充足,原料丰富    B. 劳动力充足,靠近人才高地

C. 区域城市化水平高,协作条件好    D. 地理位置优越,政策支持

2.导致白沟2010年后市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成本优势逐渐缩小    B. 劳动力数量减少

C. 交通出现拥堵    D. 关税收缴比例提高

3.白沟承接大红门服装商户对北京的影响是

A. 常住外来人口中保定占比上升    B. 缓解市内交通和人口压力

C. 增加就业机会和居民收入    D. 明显减轻雾霾等恶劣天气

 

1.D 2.A 3.B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由材料分析可知,白沟地处京、津、保(定)三角腹地,位于津保高遼、津保公路等交通线路的交会处,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而且为促进区域发展,白沟采取了承接北京大红门服装批发商户等措施,说明有政府政策的支持,故答案选D项。 2.由材料分析可知,2010年后,其国内市场萎缩,出口也受到抑制,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以及资源价格都在不断上涨,导致成本不断上升,竞争力减弱,市场萎缩,故答案选A。 3.由材料分析分析可知,白沟承接北京大红门服装批发商户,有利北京批发商业的产业转移,从而减少了人口向北京的集聚量,能够缓解市内交通和人口压力,B正确;白沟产业承接,是北京的产业转移出去,因此不会导致大量保定人口迁入,A错误;产业转移出去,北京的就业机会减少,C错误;商业转移出去能够缓解北京的环境状况,但是对减轻雾霾等恶劣天气效果不大,D错误。故答案选B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辽中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下图为辽中南工业基地示意图。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前,抚顺煤炭资源蕴藏量丰富,有“中国的煤都”之称。而经过几十年的开采,抚顺煤炭资源逐渐枯竭,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首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

(1)分析辽中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综合性工业基地的有利区位条件。

(2)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绿色发展是抚顺摆脱煤竭城衰困境的重要举措,请就此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绒棉,又称海岛棉,因纤维较长而得名。由于其纤维柔长,品质优良,被世人誉为“棉中极品”。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图所示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该区域的棉区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

(1)分析该区域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自然条件。

(2)虽然该区域距消费市场较远,但却并未影响其商品棉销售,请分析原因。

(3)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带来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京津冀地理位置相邻,但经济和城市发展差异明显,三地协同发展势在必行。北京资源、环境压力过大,城市问题日益突出,分散城市职能是一项重要举措。下面为京津冀区域简图及京冀1980年、2012年城市化水平统计图。

(1)简述北京、天津等核心城市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

(2)从城市化水平和速度两方面,指出1980年~2012年北京和河北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差别。

(3)说明北京将部分职能迁往河北的举措,对缓解北京城市问题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项高科技战略计划。从消费意义上说,它是一个将生产原料、智能工厂、物流配送、消费者全部纺织在一起的大网,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网络就会将订单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由其自动完成原料采购、工艺设计和产品制造,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者。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不属于“工业4.0”主题内容的是

A. 智能采购    B. 智能工厂    C. 智能物流    D. 智能采矿

2.影响“工业4.0”计划有效实施的主导因素是

A. 原料    B. 燃料    C. 科技    D. 劳动力

 

查看答案

下表为某饮料食品集团的部分工厂厂址及其主要产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表中信息显示,影响厂址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 市场    B. 原料    C. 劳动力    D. 技术

2.在新疆阿勒泰市设立沙棘果加工厂,对当地的有利影响有

①促进经济发展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解决水资源短缺  ④防止土地荒漠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