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阿拉尔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双重直辖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阿拉尔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双重直辖的县级市,地处天山南麓,克拉玛干沙漠北缘,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三河交汇之处的塔里木河上游。阿拉尔垦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产区,总产量居中国第一。长绒棉,又称海岛棉,因纤维较长而得名。由于其品质优良,纤维柔长,被世人誉为“棉中极品”。它也是纺高支纱的关键材料,高端色织、家纺等国内顶尖产品和出口的高附加值纺织品及服装,无一例外需要使用以长绒棉为主要原料的纱线。借助浙江省对口援疆的东风,2015年总投资27亿元的洁丽雅集团新疆新越丝路有限公司在阿拉尔市正式投产,涵盖了从棉纺、织造、染色、整理到高档毛巾成品的全产业链生产线。

(1)阿拉尔垦区是塔里木河上游最大的绿洲,垦区面临严重的盐碱化问题。垦区人民发明了“沟渠排碱法”进行排碱作业,请结合图示说明盐碱化产生的原因及“沟渠排碱法”的原分)

(2)指出阿拉尔市发展棉纺织业的有利条件。

(3)说明阿拉尔市产业发展可能对当地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4)简述阿拉尔市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盐碱化产生的原因:灌溉使地下水位上升,该地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土壤中的盐分在地表土壤中积累。 沟渠排碱法”原理:灌渠水位高于农田地下水位,农田地下水位高于排碱渠水位;灌渠中淡水灌入农田,使农田中盐分融入水中并排至排碱渠进行盐分排除,从而起到防治农田盐碱化的目的。 (2)原料丰富(长绒棉品质优良,数量丰富);内地援疆政策;技术支持等。 (3)带动棉花种植业发展,进而带动垦区规模扩大可能会使垦区荒漠化加剧;产业发展(印染可能会对城市环境产生污染,从而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4)城市规模扩大加剧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人口规模有限(人口相对稀少),会造成城市资源浪费;侵占水源、土地等资源,使人地矛盾更加突出。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综合性强,难度大。第(1)题考查土壤盐渍化,第(2)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第(3)题考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4)题考查城市化问题。 (1)阿拉尔垦区为灌溉农业区,农田灌溉使地下水位上升,加之蒸发旺盛,盐分随水分上升到土壤表层,逐渐积累。看图可知:灌渠水位高于农田地下水位,农田地下水位高于排碱渠水位;灌渠中淡水灌入农田,使农田中盐分融入水中并排至排碱渠,从而起到防治农田盐碱化的目的。 (2)读文字材料可知,长绒棉品质优良,数量丰富。“借助浙江省对口援疆的东风”,说明有内地援疆政策。洁丽雅集团的全产业链生产线,说明有技术支持。 (3)对当地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既有生态破坏(主要是荒漠化),也有环境污染。 (4)阿拉尔市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气候干旱,生态脆弱,城市规模扩大可能会加剧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当地人口相对稀少,会造成城市资源浪费。城市化过程中侵占水源、土地等资源,使人地矛盾更加突出。 区位因素 关键词 答题思路 自然因素 原料 燃料 水源 土地 ××等原料丰富(缺乏);××等能源丰富(缺乏);靠近(远离)河流,水源丰富(缺乏) 经济条件 市场 交通 劳动力 科技 农业基础 靠近××,市场广阔;海陆交通便利(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劳动力丰富(不足)、科技水平高(低)、农业基础好 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 环境要求 政策支持;环境优美(污染严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剑湖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湖泊面积不断萎缩,“3S”技术已运用于湖泊面积变化的研究。下图为不同时期剑湖流域分布图。为获取大量湖滩耕地,1956年和1965年该地区对海尾河进行两次裁弯取直,1957年和1962年两次大挖海尾河,降低海尾河南端水位;1983年当地政府决定不再通过排泄湖水来获取耕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983年以前,剑湖萎缩的首要原因是

A. 大面积围湖造田    B. 疏浚出湖河道

C. 泥沙大量淤积    D. 地壳缓慢抬升

2.推测永丰河、金龙河湖口三角洲增速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

A. 永丰河落差大、流速快    B. 金龙河流域植被茂密

C. 金龙河入湖口处地势较平坦    D. 永丰河河流含沙量大

3.推测剑湖萎缩的数据主要来源于

A. RS    B. GIS    C. GPS    D. GIS+RS

 

查看答案

(衡水金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三)海水中的悬浮物的粒径一般在几至几百微米之间,其数量取决于海水的运动、人类活动的强度以及入海河流的水文特征等因素。我国黄海及东海北部大陆架海区是世界上悬浮物浓度最高的区域,显现出悬浮物数量多、质量浓度高、物源丰富多样、季节性变化明显等特点。下图是该海区春季表层海水悬浮物质量浓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海域悬浮物质量浓度高的主要原因是

A. 洋流状况复杂    B. 季节水温变化大    C. 入海河流较多    D. 人类活动强度较小

2.该季节近岸悬浮物浓度总体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距河流入海口的远近    B. 洋流的流向

C. 离岸风较强    D. 海底地形复杂

3.关于洋流对悬浮物浓度影响的说法,确的是

A. 洋流流向与浓度等值线弯曲方向完全一致

B. 洋流D增加悬浮物浓度

C. 洋流B对悬浮物浓度增加影响明显

D. 洋流的性质和流向对悬浮物浓度均有影响

 

查看答案

隐槽是指等压线相互平行,区域两侧气压梯度不同,前后风向没有差异,但风仍具有气旋性变化的气压形势。下图示意2017年8月12日14:00某区域天气形势,虚线处为某一天气系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影响A地的天气系统是

A. 反气旋    B. 气旋    C. 冷锋    D. 暖锋

2.若该天气系统正以12km/h的速度自AB地移动,未来48小时内B地将经历

A. 持续降温阴雨    B. 持续晴朗高温    C. 阴雨转晴朗    D. 东南风转西北风

 

查看答案

净初级生产力(NPP)是生态系统在一段时间内所固定的碳总量,是由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质总量扣除自养呼吸后的剩余部分。农业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代表了农田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CO2的能力,决定了农田土壤中可获得的有机质的含量。根据每种作物的干燥系数、收获指数和根冠比等指标,将我国划分为9个农业区。下面两幅图分别表示我国20年农作物的NPP分布(单位:TgC)和农作物NPP密度分布(单位gC/m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统计左图中1、3、5农业区产生的NPP相加占到全国NPP总量的一半以上,其主要原因是些区域

A. 机械化水平高    B. 农业生产条件好    C. 单产量高    D. 种植面积大

2.关于右图中不同区域农作物NPP密度说法正确的是

A. 1区域作物NPP密度与积温呈负相关    B. 5区域作物NPP密度与日照时数呈负相关

C. 6区域作物NPP密度与降水呈正相关    D. 8区域作物NPP密度与降水呈正相关

3.改革开放以来,5农业区产生的NPP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其原因和影响结果可能是

A. 农田被占粮食产量增加    B. 水田转为蔬菜地饮食结构发生改变

C. 农田被占粮食产量下降    D. 水田转为旱地农业结构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年冬季,南极冰冷的洋流沿着南非海岸线由南向北侵袭,形成一条狭长的冷水带。沙丁鱼喜冷水,好群居,以大量的浮游生物为食。厄加勒斯浅滩是沙丁鱼的主要集聚地,但每年5~7月,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会聚拢在一起,形成了数千米长,宽达1千米,厚数十米的“鱼带”,从厄加勒斯浅海一路向北迁徙至南非德班海域。下图为南非沿岸海域洋流分布及沙丁鱼迁徙路线图。

(1)分析沙丁鱼主要集聚在厄加勒斯浅滩的原因。

(2)分析每年5~7月沙丁鱼向北迁徙的原因。

(3)推测沙丁鱼大迁徙期间德班的天气特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