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7年,日本组织了一次“富士山清洁战”活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7年,日本组织了一次“富士山清洁战”活动,成千上万的人来到富士山,清理游人扔下的垃圾,保证了这一景区没因游人过多而被污染。

材料二 近年来,日本多家旅行社纷纷推出“一日制”特别旅游团,团员只需在风景区做一个多小时的垃圾收集工作,便能享受一次温泉浴,并在附近酒店免费吃一顿午餐。

(1)日本推出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2)联系我国各旅游景点的情况,谈谈是否也有必要开展这类活动。

(3)为避免旅游环境继续恶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①清除垃圾,保护旅游环境;②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提高旅游者自身素质;③起到宣传作用,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2)在我国,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与人们环保意识相对薄弱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在许多风景区,旅游者随意乱扔垃圾或乱刻乱画的不文明行为相当普遍,景区的“白色污染”和水污染十分严重,景区管理人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因此,开展一些保护风景区的公益活动是很有必要的。 (3)①制定旅游者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法规,加强管理;②建立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③建立严密的环境保护机构和队伍;④设定科学合理的旅游风景区的游客承载量等。 【解析】(1) 日本推出“富士山清洁战”活动“一日制”特别旅游团等旅游活动,一方面可以增加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同时可以清除垃圾,保护旅游环境,还可以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提高旅游者自身素质。 (2)在我国,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与人们环保意识相对薄弱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在许多风景区,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相当普遍,很多景区污染十分严重,景区管理人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因此,开展一些保护风景区的公益活动是很有必要的。 (3) 为避免旅游环境继续恶化,除开展公益旅游活动外,还应考虑中国现状,制定规则并立法保护,建立严密的环境保护机构和队伍,违规必罚;同时,也要保证游客利益,建立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设定科学合理的旅游风景区的游客承载量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07年6月27日,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和重庆武隆“捆绑”申报的“中国南方喀斯特”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景观为________,其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对其应如何欣赏?

(2)B处景观为________,该景观形成的自然原因有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

(3)B处景观的形态和颜色随季节发生变化,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季节)流水飞溅似银链;__________月似地毯;__________(季节)一片金黄;__________(季节)光亮如镜,这种景色随季节的变化反映了________(农作物)的生产过程。

 

查看答案

2013年6月3日,黄山风景区召开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动员大会,进一步动员和部署工作。生态旅游已经日益引起国家层面的关注,也日益走向社会,被大众所感知和认可。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生态旅游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生态旅游的意义包括(多选) (  )

A.加强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

B.有利于维护良好的自然生态平衡

C.避免或减轻许多人为因素所引起的灾害

D.传承和延续历史文化资源

(3)你认为真正的生态旅游应该是怎样的?

 

查看答案

读“夏威夷群岛的位置和火山分布图” 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夏威夷群岛属于火山岛,目前有基拉韦厄等火山在活动着,而大部分火山都是死火山。科学家考察了夏威夷岛、毛伊岛、瓦胡岛和考埃岛,借助于放射性同位素测定了这些岛屿上的一些主要火山的年龄依次为130万年、190万年、370万年、510万年。

材料二 夏威夷旅游业发达。喷焰的火山、茂密的森林、洁白的沙滩、湛蓝的海水、热烈的草裙舞与轻巧的独木舟……每年吸引了多达700万的游客来此度假观光,旅游业成为这里第一支柱产业。

(1)根据夏威夷群岛火山年龄变化特点,请推断该地区地壳运动的方向。说出人类监测该海域地壳和海底火山活动的情况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

(2)依据材料分析说明夏威夷群岛旅游资源游览价值高的原因。

 

查看答案

2013年4月29日上午8时50分许,利川市团堡镇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旅游运输公司的客车发生侧翻,造成1人死亡,4人受伤。这说明下列哪一因素对旅游活动的重要性(  )

A. 旅游安全    B. 旅游资源的地域性

C. 旅行社的宣传    D. 旅游线路设计

 

查看答案

旅游区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

A. 修建旅游设施造成的垃圾    B. 旅游饭店产生的垃圾

C. 旅游者乱抛的垃圾    D. 旅游区动植物形成的垃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