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 L乙醇中...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 L乙醇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

B.电解精炼铜的过程中转移了NA个电子,则阴极析出32 g铜

C.2.8 g由氮气和一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的数目为0.1NA

D.加热条件下,20mL 10 mol/L 浓硝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

 

B 【解析】 试题分析:A.标准状况下,乙醇是液态,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物质的量,故A错误;B.电解精炼铜的过程中转移了NA个电子,则阴极析出铜的物质的量为0.5mol,质量是32g,故B正确;C.2.8g由氮气和一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原子的数目为0.2NA,故C错误;D.加热条件下,一定量的浓硝酸与足量铜反应时,当硝酸浓度降低后还原产物为NO,转移电子数不为0.1NA故D错误;答案为B。 【考点定位】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 【名师点晴】本题主要是通过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综合考查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该类题的特点是以微粒数目的计算为依托,考查物质的结构、元素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等知识。顺利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是:一方面要仔细审题,注意关键字词,熟悉常见的“陷阱”,如本题D选项,浓硝酸随反应的进行,浓度由浓变稀,还原产物也由二氧化氮变为一氧化氮;另一方面是要把各种量转化为物质的量,以此为中心进行计算。该类试题的解题思路是: ①只给出物质的体积,而不指明物质的状态,或者标准状况下物质的状态不为气体,所以求解时,一要看是否为标准状况下,不为标准状况无法直接用22.4 L·mol-1(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求n;二要看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是否为气态,若不为气态也无法由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求得n,如CCl4、水、液溴、SO3、己烷、苯等常作为命题的干扰因素迷惑学生。 ②给出非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或质量,干扰学生正确判断,误以为无法求解物质所含的粒子数,实质上,此时物质所含的粒子数与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无关。 ③此类题型要求同学们对物质的微观构成要非常熟悉,弄清楚微粒中相关粒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及离子数、电荷数、化学键之间的关系。常涉及稀有气体He、Ne等单原子分子,Cl2、N2、O2、H2等双原子分子,及O3、P4、18O2、D2O、Na2O2、CH4、CO2等特殊物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42-+Ba2+=BaSO4

B.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

Ba2++2OH-+NH4++HCO3-=BaCO3↓+NH3•H2O+H2O

C.惰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2Cl-+2H2O满分5 manfen5.comH2+Cl2+2OH-

D.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2ClO-+CO2+H2O=CO32-+2HClO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H2、SO2、CO2三种还原性气体都可用浓硫酸干燥

B.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成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

D.向Na2O2与水完全反应后的溶液咖MnO2,产生氧气,是由于该溶液中含有H2O2

 

查看答案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M、N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和M的原子核外均有两个未成对电子,但不处于同一主族,Y、Z、M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相互反应,N和M相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少到多的顺序:Y、Z、X、M、N

B.单质Y的熔点高于单质Z的熔点

C.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M、N、X

D.电解N和Y、Z形成的化合物可分别得到对应的Y和Z

 

查看答案

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用装置甲蒸发、结晶制取粗盐           B.用装置乙加热熔融NaOH固体

C.用装置丙除去CO2中的少量HCl          D.用装置丁进行萃取、分液

 

查看答案

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H4+Mg2+SO42-NO3-

B.1.0 mol•L-1FeCl3溶液中:Na+Cl-NO3-SCN-

C.1.0 mol•L-1KNO3溶液中:Fe2+H+Cl-SO42-

D.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中:Na+Cl-HCO3-SO42-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