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某化学兴趣小组制取氯酸钾和氯水并进行有关探究实验。 实验一 制取氯酸钾和氯水 利...

某化学兴趣小组制取氯酸钾和氯水并进行有关探究实验。

实验一  制取氯酸钾和氯水

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满分5 manfen5.com

1)制取实验结束后,取出B中试管冷却结晶、过滤、洗涤。该实验操作过程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对调BC装置的位置,             ( 不能)提高B中氯酸钾的产率。

实验二  氯酸钾与碘化钾反应的探究

3在不同条件下KClO3可将KI氧化为I2KIO3。该小组设计了系列实验研究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其中系列a实验的记录表如下(实验在室温下进行)

试管编号

1

2

3

4

0.20 mol·L1 KI/mL

1.0

1.0

1.0

1.0

KClO3(s)/g

0.10

0.10

0.10

0.10

6.0 mol·L1 H2SO4/mL

0

3.0

6.0

9.0

蒸馏水/mL

9.0

6.0

3.0

0

实验现象

 

 

 

 

系列a实验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1号试管实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号试管实验现象为黄色溶液,取少量该溶液加入淀粉溶液显蓝色;假设氧化产物唯一,还原产物为KCl,则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  测定饱和氯水中氯元素的总量

4)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为:使用下图装置,加热15.0 mL饱和氯水试样,测定产生气体的体积。此方案不可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考虑实验装置及操作失误导致不可行的原因)

满分5 manfen5.com

5)根据下列资料,为该小组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不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i.次氯酸会破坏酸碱指示剂;

ii.次氯酸或氯气可被SO2H2O2FeCl2等物质还原成Cl

 

(1)烧杯、漏斗、玻璃棒、胶头滴管(不填“胶头滴管”也可)(2)能(3)①研究反应体系中硫酸浓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②硫酸浓度为0的对照实验 ③ClO3-+6I-+6H+=Cl-+3I2+3H2O(4)因存在Cl2的重新溶解、HClO分解等,此方案无法测定试样含氯总量(或其他合理答案)(5)量取一定量的试样,加入足量的H2O2溶液,加热除去过量的H2O2,冷却,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称量沉淀质量(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1)制取实验结束后,由取出B中试管进行的操作(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可知该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胶头滴管,故答案为:烧杯、漏斗、玻璃棒、胶头滴管; (2)Cl2与热的KOH溶液反应生成KClO3、KCl和H2O,与冷的KOH溶液反应生成KClO、KCl和H2O。因此,若将装置B、C的位置对调,可以除去Cl2中的杂质气体HCl,故能提高B中KClO3的产率,故答案为:能; (3)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KI、KClO3的物质的量及浓度不变,改变的是硫酸溶液的体积和水的多少,二者的总体积相等,由此可见系列a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反应体系中硫酸浓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故答案为:研究反应体系中硫酸浓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②设计1号试管实验的作用是作对照实验,比较影响结果,故答案为:硫酸浓度为0的对照实验; ③根据2号试管实验现象为“黄色溶液”,取少量该溶液加入淀粉溶液显蓝色,证明生成了I2;若氧化产物唯一,还原产物为KCl,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元素原子守恒可知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3-+6I-+6H+===Cl-+3I2+3H2O,故答案为:ClO3-+6I-+6H+=Cl-+3I2+3H2O; (4)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中存在Cl2的重新溶解以及HClO分解生成HCl和O2等,无法测定试样含氯总量,故答案为:因存在Cl2的重新溶解、HClO分解等,此方案无法测定试样含氯总量; (5)由于HClO具有强氧化性会破坏酸碱指示剂,因此实验设计时不能用酸碱指示剂,可以利用氯水的强氧化性,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H2O2溶液,H2O2把氯元素完全还原为Cl-,H2O2被氧化成O2,然后加热除去过量的H2O2,冷却,再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过滤、洗涤生成的AgCl沉淀,干燥后称量沉淀质量,结合氯原子守恒即可确定其中含有的氯元素的质量,故答案为:量取一定量的试样,加入足量的H2O2溶液,加热除去过量的H2O2,冷却,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称量沉淀质量。 考点:考查了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水解、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已知黄钠铁矾[NaxFey(SO4)m(OH)n]同明矾一样是一种常见的净水剂。某研究小组利用废水制取黄钠铁矾,该小组为测定黄钠铁矾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称取2.425g样品,加盐酸完全溶解后,配成100.00mL溶液;

量取25.00mL溶液,加入足量的KI,用0.2500mol•L-1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消耗15.00mLNa2S2O3溶液至终点

另取25.00mL溶液,加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沉淀0.5825g

1NaxFey(SO4)m(OH)nxymn的代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

2)用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时,产物是Na2S4O6,反应的两种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通过计算确定黄钠铁矾的n(SO42-)n(OH-)(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

化学物I是治疗失眠症药物雷美替胺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1)反应④-⑦的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2)物质H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中加入的试剂X的分子式为C4H6O2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物质I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

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有5个峰;能发生银镜反应,且水解产物之一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5)已知:CH2=CHCH2OH满分5 manfen5.comCH2=CHCOOH异戊二烯(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为原料,合成满分5 manfen5.com,写出合成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流程图示例如下: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无水氯化铝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氯化铝在水中形成具有净水作用的氢氧化铝胶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有Fe2O3SiO2等杂质)制取无水氯化铝的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已知:

物质

SiCl4

AlCl3

FeCl3

FeCl2

沸点/℃

57.6

180(升华)

300(升华)

1023

步骤中焙烧使固体水分挥发、气孔数目增多,其作用是              (只要求写出一种)

步骤中若不通入氯气和氧气,则反应生成相对原子质量比硅大的单质是              

已知:

Al2O3(s)+3C(s)=2Al(s)+3CO(g) ΔH1=+1344.1kJ ·mol-1

2AlCl3(g)=2Al(s)+3Cl2(g)   ΔH2=+1169.2kJ ·mol-1

Al2O3CCl2反应生成AlCl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步骤的尾气经冷却至室温后,气体用足量的NaOH冷溶液吸收,生成的盐主要有3种,其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结合流程及相关数据分析,步骤中加入铝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2(g)满分5 manfen5.com2CO(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已知:气体分压(p)=气体总压(p)×体积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vv 均减小,平衡不移动

B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25.0%

CT℃时,若充入等体积的CO2CO,平衡不移动

D925℃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p=24.p

 

查看答案

25℃时,下列各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在0.1 mol/LNa2S溶液c(Na+)c(S2-)c(HS-)c(H+)c(OH-)

BpH=2的醋酸溶液pH=12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c(Na+)+c(H+)=c(OH-)+c(CH3COO-)

C.向0.1mol•L-1盐酸与0.1mol•L-1 K2CO3溶液等体积混合:c(K+)c(Cl-)c(HCO3-)c(OH-)c(H+)

D.将0.1 mol•L-1Na2CO3溶液和0.1 mol•L-1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c(Na+)=c(CO32-)+c(HCO3-)+c(H2CO3)BC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