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这个...

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有关的是:地壳中的金属元素的含量金属活动性金属的导电性 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 金属的延展性

A.①③         B.②⑤           C.          D.②④

 

D 【解析】 试题分析:对比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与人类利用金属的先后,可以发现人类使用较早的金属,其活动性较弱;结合学习中对金属铁、铝的冶炼的认识,可知:金属活动性越强,金属的冶炼难易程度越难,这也影响了人类对金属的使用,其它因素均与使用的前后顺序无关,答案选D。 考点:考查金属活动性的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B某浓度的HNO3在反应中不可能被还原成NH3

C普通水泥是硅酸盐材料

D二氧化硅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查看答案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结果偏高的是

A. 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B. 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

C. 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D. 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刻度线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液态HCl不导电,但HCl属于电解质

BNaHSO4溶于水电离出Na、H 和SO42-,所以NaHSO4属于酸

C氢氧化铁胶体和食盐水都属于混合物

DAl(OH)3可用作胃酸中和剂,不会对胃壁产生强烈刺激

 

查看答案

电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请结合电化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残液中含有NaCl),不久便会因腐蚀而出现红色锈斑。试回答:

铁锅的锈蚀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析氢腐蚀”或“吸氧腐蚀”),铁锅锈蚀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正负极反应产物会继续发生反应,最终生成的红色锈斑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下图是一个电化学过程的示意图。

 

已知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KOH   2K2CO36H2O

①甲池是_______装置,通O2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开始加入的CuSO4溶液足量,当乙池中A(Fe)极的质量增加3.2 g时,甲池中消耗O2_________mL(标准状况下)。

 

查看答案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高炉炼铁是冶炼铁的主要方法,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Fe2O3(s)+3CO(g)2Fe(s)+3CO2(g)   H=-28.5kJ/mol

冶炼铁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

温度升高后,K 值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己知:①Fe2O3(s)+3C(石墨)  2Fe(s)+3CO(g)    H1=+489.0kJ/mol

②Fe2O3(s)+3CO(g)2Fe(s)+3CO2(g)   H2=-28.5kJ/mol

③C(石墨)+ CO2(g)=2CO(g)    H3=akJ/mol

则a=__________kJ/mol。

(3)在T℃时,反应Fe2O3(s)+3CO(g)2Fe(s)+3CO2(g)的平衡常数K=64,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下表所示加入物质,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已知=4)

 

Fe2O3

CO

Fe

CO2

始态mol

1.0

1.0

1.0

1.0

①平衡CO 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②下列情况标志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c.CO的消耗速率和CO2的生成速率相等

(4)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g)+ 3H2(g)2NH3(g)H<0。

在某温度时,向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加入1mol N2和3mol H2达到平衡后:

a.若向容器中通入N2,则N2的转化率将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b.通入1mol N2和3mol H2,氮气的转化率将________。

②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各充入1molN2和3molH2,在不同条件下分别达到平衡,氨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图Ⅰ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1>T2

b.图Ⅱ可能是同温同压下有无催化剂, 1表示没加入催化剂, 2表示加入了催化剂

c.图Ⅲ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1>p2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