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抑制结核杆菌的药物PAS-Na(对氨基水杨酸钠)的合成: 已知: ①(苯胺、弱碱...

抑制结核杆菌的药物PAS-Na(对氨基水酸钠)的合成:

已知:

(苯胺、弱碱性、易氧化)

③R-ClR-OH

下面是PAS-Na的一种合成路线(部分反应的条件未注明):

按要求回答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化合物A只能发生氧化反应,不能发生还原反应

B.反应A →B为取代反应

C.反应II和反应III可以调换顺序

D.对氨基水即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

(2)写出反应B→C7H6BrN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C: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反应II中所加试剂X: ________________;反应III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

(5)比化合物A多二个碳原子的A的同系物,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A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筒式:

1H-NMR谱显示分子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有一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_______________。

1H-NMR谱显示分子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_______________。

 

(1)BD(2分) (2)+Br2 HBr+(2分) (3)C:(1分) (4)(酸性)高锰酸钾(溶液)(1分),还原反应(1分); (5)①(1分);②(1分),(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A发生硝化反应生成B,B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由于氨基易被氧化,所以应该首先氧化甲基,然后在还原硝基为氨基,因此根据反应Ⅲ的生成物结构简式可知D的结构简式为,C的结构简式为,所以B的结构简式为,因此A是甲苯。A.甲苯含有苯环,能发生还原反应,A错误;B.反应A→B是硝化反应,为取代反应,B正确;C.由于氨基也易被氧化,所以反应II和反应III不能调换顺序,C错误;D.对氨基水杨酸含有氨基和羧基、酚羟基,即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D正确,答案选BD。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B→C7H6BrNO2是甲基邻位的氢原子被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2 HBr+; (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C的结构简式为; (4)反应II是甲基被氧化,中所加试剂X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III是硝基的还原反应; (5)①1H-NMR谱显示分子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有一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因此该化合物是。 ②1H-NMR谱显示分子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则结构简式为,。 考点:考查有机物合成与推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实验室用下列方法测定某水样中O2的含量。

(1)用如上图所示装置,c是长橡胶管使水中溶解的O2在碱性条件下将Mn2+氧化成MnO(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打开止水夹a和b,从A处向装置内鼓入过量N2,此操作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

②用注射器抽取20.00mL某水样从A处注入锥形瓶。

③再分别从A处注入含m mol NaOH的溶液及过量的MnSO4溶液。

④完成上述操作后,下面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A.微热锥形瓶       B.夹紧止水夹a、b     C.充分振荡锥形瓶      D.继续通入N2

(2)用I-将生成的MnO(OH)2再还原为M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OH)2+2I-+4H+=Mn2++I2+3H2O

接着操作后,分别从A处注入足量NaI溶液及含n mol H2SO4的硫酸溶液。

重复操作。

(3)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2)中生成的I2反应方程式为:I2+2Na2S2O3=2NaI+Na2S4O6

⑦取下锥形瓶,向其中加入2~3滴__________作指示剂。

⑧用 0.005mol·L-1 Na2S2O3滴定至终点,终点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滴定过程中,滴定前后滴定管中的液面读数如图所示。

⑨经计算,此水样中氧O2的含量为单位:mg·L1)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2SO2(g)+O2(g)2SO3(g)   ΔH=-196.6kJ·mol-1

2NO(g)+O2(g)2NO2(g)   ΔH=-113.0kJ·mol-1

则反应NO2(g)+SO2(g)SO3(g)+NO(g)的ΔH=____________ kJ·mol-1

(2)一定条件下NO2SO2以体积比2∶1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molSO3的同时生成1mol NO

若测得上述反应达平衡时NO2与SO2的体积比为5∶1,则平衡常数K=           

(3)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甲所示。该反应ΔH________0填“>”或“<”

图甲:    图乙:

(4)依据燃烧的反应原理,合成的甲醇可以设计如图乙所示的原电池装置。

①该电池工作时,OH-_______极移动(填“正”或“负”)。

②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有一包铁和铜粉混合均匀的粉末样品,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将不同质量的该样品分别与40 mL 1 mol·L-1的FeCl3溶液反应,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

实验序号

m(粉末样品)/g

0.90

1.80

3.60

7.20

m(反应后剩余固体)/g

0

0.64

2.48

6.08

计算:(1)样品中铁和铜的物质的量之比n(Fe)∶n(Cu)=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②的滤液中c(Fe2)=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化学课外小组以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四氯化碳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这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为如下几步:

①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玻璃塞是否漏液。

把50 mL碘水和15 mL四氯化碳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③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④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⑤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静置,分层。

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不必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

A.烧杯    B.玻璃棒     C.胶头滴管    D.量筒

(2)步骤的操作中最应注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时关闭旋塞。

(3)下列操作或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分液漏斗使用前须检漏,方法是向漏斗中加水,观察水是否从漏斗口流出,若不流出,则不漏水

B.萃取后分液漏斗内观察到的现象是液体分二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紫红色

C.可以由苯代替四氯化碳,但不可以用乙醇

D.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来进一步分离碘和四氯化碳

 

查看答案

有一种埋在地下的矿物X(仅含四种元素),挖出后在空气中容易发黄,现探究其组成和性质,设计完成如下实验:

请回答:

(1)X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挖出后在空气中容易发黄的原因______________。

(2)写出溶液分二等份,加KSCN无明显现象后,滴加双氧水的两个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