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Mg2+、Al3+、CO32-、SO42-中的几种。
①若加入锌粒,最终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②若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H+、Mg2+、Al3+
B.溶液中n(NH4+)=0.2 mol
C.溶液中一定不含CO32-,可能含有SO42-
D.n(H+)∶n(Al3+)∶n(Mg2+)=1∶1∶1
下列有关离子(或物质)的检验及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 用丁达尔效应可鉴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B. 在某未知成分的溶液中滴入足量盐酸,如观察到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即证明溶液中必定有CO32-
C. 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无法证明溶液一定含有SO42-
D. 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
右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定管内盛放某种液体。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
A.CO2(NaHCO3溶液)/无色喷泉 B.NH3(H2O含酚酞)/红色喷泉
C.H2S(CuSO4溶液)/黑色喷泉 D.HCl(AgNO3溶液)/白色喷泉
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t1℃时,A的饱和溶液65 g中含有溶剂50 g
B. 将t1℃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B>C
C. A中含少量C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A
D. 25%的A溶液降温至t1℃时会有晶体析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验室制取Cl2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澄淸石灰水吸收;
②Cl2的化学性质活泼,它与H2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
③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AgNO3溶液;
④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久置氯水;
⑤除去CO2气体中的HC1,可将气体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
A. ③⑤ B. ④⑤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将一定质量的NaHCO3分为三等份,第一份直接加入盐酸中,消耗盐酸物质的量为n1,第二份首先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后,再加入盐酸中,消耗盐酸物质的量为n2,第三份首先加热,使其部分分解后,再加入盐酸中,消耗盐酸物质的量为n3,假若与盐酸都完全反应,则n1、n2、n3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n1=n2=n3 B. n2>n1>n3 C. n1>n2>n3 D. n1>n3>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