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时刻存在着含氮元素不同物质间的转化,实现氮按照一定的方向转化一直是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氮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的一系列转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2转化为NH3、NH3转化为NO均属于氮的固定
B.在催化剂a的作用下,氮原子发生了氧化反应
C.催化剂a、b表面均发生了极性共价键的断裂
D.催化剂a、b均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转化率
如图是含某元素的A→G的七种物质分别与X、Y、Z反应的价类二维图。其中X是一种强碱;G为正盐;通常条件下,Z是无色液体;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小16,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第V族
B.上述转化中发生5个氧化还原反应
C.稳定性:气态F<气态Z
D.A、B、X、G四种物质分别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密度为、质量分数为的浓硝酸中,得到气体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溶液,恰使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全部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 mol/L
B.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160 mL
C.起氧化性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16 mol
D.得到的金属氢氧化物的沉淀为6.24 g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史书记载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草经集注》中写到“如握雪不冰。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乃真硝石也”。“硝石”指的是KNO3
B.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药物“鼻冲水”,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虚弱者忌之。宜外用,勿服。”这里的“鼻冲水”是指氨水
C.《神农本草经》说:“水银,镕化(加热)还复为丹。”黄帝九鼎神丹经中的“柔丹”“伏丹”都是在土釜中加热Hg制得的。这里的“丹”是指汞的硫化物
D.《后汉书郡国志》中记载:“石出泉水……其水有肥,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酉阳杂俎》一书:“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上如漆,采以膏车及燃灯极明。”这里的“石漆”、“石脂水”是指石油
某同学进行下列实验:
装置
| 操作 | 现象 |
将盛有浓硝酸的烧杯A放入盛有淀粉KI溶液的烧杯C中,然后将铜片放入烧杯A后,立即用烧杯B罩住。 | 烧杯A液体上方立即出现大量红棕色气体;一段时间后,红棕色气体消失,烧杯A和C中的液体都变成蓝色。 |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烧杯A中发生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B.红棕色气体消失可能与NO2和烧杯C中的KI发生反应有关
C.烧杯A中溶液变蓝是因为产生了Cu(NO3)2
D.若将铜片换成铁片,则C中的液体不会变蓝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5℃,1 L pH=9的CH3COONa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数为1×10-9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NO与11.2 LO2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A
D.过量铜与含0.4 mol HNO3的浓硝酸反应,电子转移数大于0.2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