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关于中和热测定实验的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可以用铜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B...

下列关于中和热测定实验的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可以用铜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B.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防止热量散失

C.应保证碱液稍过量以便于使酸充分反应

D.稀溶液中,1molCH3COOH 1molNaOH 充分反应放出的热少于57.3kJ

 

A 【解析】 A.铜的导热性好,用铜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热量容易被铜棒导出,导致测量温度时误差太大,故A错误; B.碎泡沫塑料的隔热效果好,所以中和热测定实验中,防止热量散失,用碎泡沫塑料填充在内外烧杯之间起保温隔热作用,故B正确; C.中和热测定实验中让碱过量,以保证酸充分反应,故C正确; D.因为H+(aq)+OH-(aq)=H2O(l) △H=-57.3kJ/mol,而CH3COOH是弱酸,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吸热,所以lmolCH3COOH与1molNaOH充分反应放出的热少于57.3kJ,故D正确; 答案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根据溶液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点。在一定温度下,用0.1mol/LK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mL、浓度均为0.1mol/L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B点的溶液中有:c(K+)c(OH-)>c(CH3COO-)>c(H+)

B.A点的溶液中有:c(CH3COO-)+c(OH-)-c(H+)=0.1mol/L

C.C点水电离的c(OH-)大于A点水电离的c(OH-)

D.ABC三点溶液均有Kw=c(H+)·c(OH-)=1.0×10-14

 

查看答案

下列化学用语描述中正确的是

A.18个中子的氯原子的核素符号:

B.比例模型可以表示 分子或分子

C.的电离方程式为:

D.次氯酸的结构式:

 

查看答案

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够给出质子(H+)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够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物质酸性(碱性)的强弱取决于分子或离子给出(接受)质子能力的大小。按照酸碱质子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Na + 2H2O2NaOH + H2是酸碱反应

B.ClO+ H2OHClO + OH是酸碱反应

C.碱性强弱顺序:ClOOHCHCOO

D.HCO3既是酸又是碱,NH3既不是酸又不是碱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中指定粒子数目一定大于的是

A.1mol苯分子中含有双键数

B.固体中含阴离子总数

C.溶液中所含分子总数

D.参加化学反应获得的电子数

 

查看答案

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

B.常温时,氨水的

C.NaCl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D.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