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常温下在20mL0.1mol·L-1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

常温下在20mL0.1mol·L1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HCl溶液40mL,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各种微粒(CO2因逸出未画出)物质的量分数(纵轴)随溶液pH变化的部分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同一溶液中,H2CO3不能大量共存

B.测定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碳酸钠的纯度,若用滴定法,指示剂可选用酚酞

C.pH7时,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关系: c(Na)>c(Cl)>c()>c(H)=c(OH)

D.已知在25℃时,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即水解常数Kh1 2.0×104,溶液中c()∶c()=11时,溶液的pH10

 

D 【解析】 A.根据图像分析,pH>8时只有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pH=8时,只有碳酸氢根离子,pH<8时,溶液中只有碳酸和碳酸氢根离子,则在同一溶液中,H2CO3、HCO3-、CO32-不能大量共存,故A正确; B.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HCl溶液,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产物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时,和HCl溶液的反应产物是H2CO3,故B正确; C.由图象可知,pH=7时,c(H+)=c(OH-),溶液中含碳元素的主要微粒为HCO3-、H2CO3,电荷守恒可知:c(Na+)+c(H+)=c(Cl−)+c(HCO3-)+c(OH−),则c(Na+)>c(Cl−),因HCO3-水解,则c(Na+)>c(Cl−)>c(HCO3-),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Na+)>c(Cl−)>c(HCO3-)>c(H+)=c(OH−),故C正确; D.已知在25℃时,溶液中c()∶c()=1∶1,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即水解常数Kh1 =c(OH-)=2.0×10-4,则c(H+)=5.0×10-11,溶液的pH<10,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电渗析法处理厨房垃圾发酵液,同时得到乳酸的原理如图所示(图中“HA”表示乳酸分子,乳酸的摩尔质量为90g/moL“A表示乳酸根离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交换膜 I为只允许阳离子透过的阳离子交换膜

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

C.电解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措施可控制阴极室的pH约为68,此时进入浓缩室的OH可忽略不计。设200mL 20g/L乳酸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阴极上产生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6.72L,则该溶液浓度上升为155g/L(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D.浓缩室内溶液经过电解后pH降低

 

查看答案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位于三个周期,XZ同主族,YZ同周期,X的简单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盐,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二元中强碱,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Y>Z

B.Y3X2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C.Z的最高价氧化物可做干燥剂

D.可以用含XW3的浓溶液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

 

查看答案

下图是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的简易装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中固体也可改用MnO2

B.B中需盛装饱和氯化钠溶液

C.氯气通入D中可以得到NaClO,该物质水溶液比HClO稳定

D.上图装置也可作为制取适量NO的简易装置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

B.汽油、柴油、花生油都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

C.有机物 1mol最多可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分子式为C15H16O2的同分异构体中不可能含有两个苯环结构

 

查看答案

Anammox法是一种新型的氨氮去除技术。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NH4+所含电子数为11NA

B.30g N2H2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 NA

C.过程II属于还原反应,过程IV属于氧化反应

D.过程I中反应得到的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2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