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各组固体物质中,可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将它们相互分离的是 A...

下列各组固体物质中,可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将它们相互分离的是

A. NaNO3 和NaCl    B. MnO2和KCl

C. CuO和木炭粉    D. BaSO4和AgCl

 

B 【解析】 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步骤加以分离的物质要具有以下特点:一种物质溶于水,一种物质不溶于水为沉淀,两种物质都溶于水或都不溶于水是不能分离的,即溶解后所得体系为悬浊液。 由于利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物质中,两者必定都是固体物质,有且只有一种不能够溶解,所以要判断给定物质中哪一种不能溶解就可以。 A、氯化钠和硝酸钠都溶于水,所以不可以用上述方法分离,A错误; B、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以采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B正确; C、氧化铜和木炭粉,两种物质都不能溶解于水,所以不可以用该法进行分离,C错误; D、硫酸钡和氯化银均是难溶于水的固体,不可以用该法进行分离,D错误。 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浓碱作用下,苯甲醛自身可发生反应制备相应的苯甲酸 ( 在碱溶液中生成羧酸盐 ) 和苯甲醇,反应后静置,液体出现分层现象。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如下:

 

苯甲醛

苯甲酸

苯甲醇

沸点/℃

178.1

249.2

205.4

熔点/℃

-26

121.7

-15.3

溶解性 ( 常温 )

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苯甲醛既发生了氧化反应,又发生了还原反应

B.可用银氨溶液判断反应是否完全

C.反应后的溶液先用分液法分离出有机层,再用蒸馏法分离出苯甲醇

D.反应后的溶液中加酸、酸化后,用过滤法分离出苯甲酸

 

查看答案

中国不少古诗词清晰地描绘了当时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如刘禹锡的《浪淘沙》:日照澄州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下列有关本诗中蕴含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A.沙中浪底来指的是金的氧化物

B.淘金原理与化学上的萃取一致

C.雾的分散质粒子直径范围是10-910-7cm

D.由沙子到计算机芯片发生了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

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   

Cl2(HCl):饱和食盐水、过滤

CO2(SO2):饱和Na2CO3溶液、洗气

③铁粉(铝粉)NaOH溶液、过滤

MnO2(KCl):水、溶解后过滤

⑤碳粉(碘单质)CCl4、分液

C2H5OH(H2O):加新制CaO后蒸馏

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②④⑤ D.①④⑤

 

查看答案

某电解质溶液中有有Na+Mg2+Cl-SO42-,且Na+Mg2+Cl-的浓度分别为0.2mol/L0.4mol/L0.4mol/L,则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1mol/L B.0.2mol/L C.0.3mol/L D.0.4mol/L

 

查看答案

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 mol·L1NaHSO4溶液中:c(Na)c(SO42-)c(H) c(OH)

B.0.1 mol·L1Na2S溶液中:2 c(Na)c(S2)c(HS)c(H2S)

C.0.1 mol·L1NaHCO3溶液中:c(Na)c(H)c(HCO3-)2c(CO32-)c(OH)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乙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C(Na)c(CH3COO)c(H)c(OH)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