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

材料二在美国的策动下,1944年夏,美、英、中等44个战时同盟国的代表,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有利于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协定”,美元的地位大大加强,大大有利于美国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英国极为不满,拒绝批准这个协定,但美国突然宣布“租借法案”停止执行,英国立即发生财政金融危机。1945年12月,英国被迫批准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数据比较

材料四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了“新的经济政策”,其中包括增加10%的进口附加税。这项措施将使共同市场对美国的出口货物交付的平均关税增加一倍。对此,西欧共同市场六国达成了一致协议,要求美国取消10%的进口附加税等措施,否则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和“直接反击行动”。英国财政大臣立即通知美国,英国完全同意共同市场六国的建议。

——西北大学编《世界现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突出特点。

(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的原因,并分析这一体系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力量对比和经济格局呈现出什么特点?导致这种特点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反映了美国与西欧同盟国之间在经济方面存在什么问题?材料三、四反映的经济状况对美国与西欧、日本的政治关系以及世界政治格局有什么影响?

 

(1)美国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地位。(或:美国在资本主义各国中拥有绝对的经济优势)。 (2)原因: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的经济地位持续上升,英法等国的经济地位日益下降,绝对优势的经济实力使美国有能力按照自己的意志建立世界经济秩序。 影响:有利于美国的对外经济扩张,同时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稳定战后初期的世界经济秩序。 (3)特点: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经形成。 原因:西欧国家联合自强,经济发展;日本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美国的优势相对减。 (4)问题:发生了严重的贸易摩擦,展开了激烈竞争。影响:西欧、日本在政治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开始动摇美国的霸权地位,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1937年,美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是百分之41.4,而1948年美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上升到百分之56.4,所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突出特点是美国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地位。其实,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美国的经济已经是一枝独秀了,并且在资本主义各国中拥有绝对的经济优势。 (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的原因,材料一已经说清除了形成的原因,那就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的经济地位持续上升,英法等国的经济地位日益下降,绝对优势的经济实力使美国有能力按照自己的意志建立世界经济秩序”。至于这一体系影响,主要答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有利于美国的对外经济扩张当然是消极影响,而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稳定战后初期的世界经济秩序,则是积极影响。 (3)通过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数据比较不难概括总结出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力量对比和经济格局呈现出的特点是: 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经形成。导致这种特点出现的原因三个方面来进行解答,一方面是美国为什么下降?美国因为经济滞胀所以优势相对减。第二方面是欧洲为什么上升?西欧国家联合自强,所以经济发展,一定上升。第三方面日本为什么上升?日本科教兴国,所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也一定会上升。 (4)从材料四中的“否则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和“直接反击行动”,就不难发现美国与西欧同盟国之间在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发生了严重的贸易摩擦,展开了激烈竞争。当然美国随着经济地位的下降,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的威力肯定就会降低,所以,材料三、四反映的经济状况对美国与西欧、日本的政治关系以及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是:西欧、日本在政治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开始动摇美国的霸权地位,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1550年代中欧海路开通至1800年代,中国保持巨额贸易顺差达两个半世纪之久,这在世界贸易史上实属罕见。葡萄牙学者马加良斯·戈迪尼奥的研究表明,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占美洲产量一半的世界白银流入了中国,数量十分庞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17、18世纪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并进一步分析形成这一地位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在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而印度等国的中央银行则直接持有英镑而不是黄金,“英镑等同于黄金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事”。

——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镑的国际地位。分析在19世纪英镑国际地位确立的历史条件。

材料三1943年,美国提出怀特计划,建议设立总额为50亿美元的国际货币基金,由各国根据自己的黄金外汇储备和国民收入来决定自己的投票权。而英国提出的凯恩斯计划,根据国际进出口贸易来决定各国的份额。双方谈判后,同意根据怀特计划来组建战后国际经济体系。1945年布雷顿森林协定签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宣告成立。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两大计划的差异及其本质上的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怀特计划最终胜出的原因。战后国际经济体系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际货币体系的认识。

(要求:角度多重,层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

 

查看答案

阅读二战后世界关税和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判断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组。

①世界关税平均水平在不断下降

②世界贸易总额在持续增长

③各国的关税壁垒森严

④经济全球化正逐步形成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二战前后国际经济体系(货币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变化

 

A.促进了战后整个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      B.完全是为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C.使世界贸易从此进入平等合作的轨道      D.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查看答案

在对外经济活动中,美国经历了由二战前的美元贬值,刺激出口到二战后的美元坚挺,主导出口的变化。这一变化说明

A.美元贬值使美国率先走出危机         B.美元成为维护国家利益的工具

C.美国始终是世界经济的霸主           D.美元坚挺有利于美国商品出口

 

查看答案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关贸总协定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它们的相同作用不包括

A. 消除了世界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    B. 一定时期内维护了美国霸主地位

C. 稳定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秩序    D. 促进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