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国情不同决定了各国工业化道路的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者所需要的...

国情不同决定了各国工业化道路的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者所需要的乃是轮船与枪炮,所以他们设立的是船坞与兵工厂。他们不小心谨慎,但传统中国之架构已被他们打下了一个大洞。他们“自强”的结果在我们看来固然失望,可是从当日时间与环境看来,已不足为奇。我们不能忘记,他们使中国工业化

——黄仁字《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三: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绝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更事件?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评价这一事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中国与苏联工业化道路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化的成就。

 

(1)事件:洋务运动。 评价: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工业化)起步;对自然经济的瓦解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2)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原因:战争威胁,增强国防力量;基础薄弱,增强经济实力。 (3)相同:都注重发展重工业。 不同:新中国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注重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协调发展。 成就: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若回答具体事实,可酌情给分。)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自强”可知是洋务运动;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思考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发展重工业特点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战争威胁,增强国防力量;基础薄弱,增强经济实力等角度思考回答。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可知相同点,不同点从中国注重协调发展回答;第三小问结合一五计划影响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探究历史人物的活动,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航海家的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史称“新航路开辟”。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从西班牙启航,以大无畏的精神向西横渡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新大陆”指哪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材料二詹姆斯·瓦特在18世纪60年代全方位改进了蒸汽机,后来用于推动交通工具。1785年,这种蒸汽机开始在工厂使用。它消耗煤和水而产生动力,可以被普遍应用。人类由此进入新时代。

——摘编自罗伯特·B·马克思《现代世界的起源》

(2)材料二中的“新时代”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当时发明的交通工具。

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在电的发明和应用历史上,英、德、美等国科学家都做出了卓越贡献。电力一经产生就引起了一场新的工业和社会革命,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3)写出两位在电的发明和应用上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任选一位指出其成就。

 

查看答案

下边知识卡片描述的是哪一国际经济组织

A. 世界银行

B. 欧洲联盟

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 世界贸易组织

 

查看答案

二战后,世界上出现了许多国际性和区域性经济组织。其中亚太经合组织的标志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许多春联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内容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判断以下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

①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②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③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A. ①②③

B. ③①②

C. ①③②

D. ②①③

 

查看答案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其中迈出的第一步是

A. 建立经济特区

B. 设立沿海开放城市

C.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 开发和开放浦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