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美国银行家杨格在《1927至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说:“美国有意识的抬高...

美国银行家杨格在《1927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说:美国有意识的抬高银价。……已在中国酿成无法忍受的困苦。面对这一困苦,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

A. 实行币制改革”    B. 鼓励华侨投资国内产业

C. 发起提倡国货运动    D. 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A 【解析】A 试题分析: 结合所学,美国提高白银价格,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影响了中国的金融稳定。南京国民政府为了缓解危机,废除银本位制,实行“币制改革”,防止白银外流,故本题选择A。材料主要涉及金融问题,和鼓励华侨投资国内产业以及群众性国货运动无关,和经济建设关系不大,排除BCD。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统计,九一八事件时外国人投资有42.8%集中在上海;七七事变前,外国人的银行业投资有79.2%集中在上海,进出口和商业投资有80%、工业投资有67.1%。造成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

A.东部沿海受外国经济渗透最早

B.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战争

C.国民政府忙于内战忽视建设

D.内地民族工业力量薄弱

 

查看答案

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

A. 19世纪70年代

B. 19世纪80年代

C. 19世纪90年代

D. 20世纪20年代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下表

年份

1912

1913

1914

1915

工厂数(家)

46

46

12

2

 

 

A. 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B. 国货运动的推动

C. 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D. 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查看答案

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 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