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鸦片战争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大批的中国人为了实现富国之梦兴办实业,试图以经济振兴...

鸦片战争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大批的中国人为了实现富国之梦兴办实业,试图以经济振兴实现国家富强,结果都失败了。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

A. 实现民族独立是发展近代化的前提

B.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先天不足

C. 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D. 思想解放是开始近代化的先决条件

 

A 【解析】中国近代实业救国之路的失败主要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可知实现民族独立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任务,也是实现中国近代化的前提条件,A项表述准确,最符合题意,正确;B项表述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D两项表述正确,但没有揭示出中国民族独立和近代化之间的关系,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银行家杨格在《1927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说:美国有意识的抬高银价。……已在中国酿成无法忍受的困苦。面对这一困苦,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

A. 实行币制改革”    B. 鼓励华侨投资国内产业

C. 发起提倡国货运动    D. 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查看答案

据统计,九一八事件时外国人投资有42.8%集中在上海;七七事变前,外国人的银行业投资有79.2%集中在上海,进出口和商业投资有80%、工业投资有67.1%。造成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

A.东部沿海受外国经济渗透最早

B.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战争

C.国民政府忙于内战忽视建设

D.内地民族工业力量薄弱

 

查看答案

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

A. 19世纪70年代

B. 19世纪80年代

C. 19世纪90年代

D. 20世纪20年代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下表

年份

1912

1913

1914

1915

工厂数(家)

46

46

12

2

 

 

A. 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B. 国货运动的推动

C. 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D. 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查看答案

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