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代的盐商经常主动捐资“报效”朝廷,争相讨好官府,或者为治河提供经费、或者为镇压...

清代的盐商经常主动捐资“报效”朝廷,争相讨好官府,或者为治河提供经费、或者为镇压农民起义捐助军饷。迫使盐商不得不这样做的原因是

A. 商帮的迅速发展    B. 盐业管控的严密

C. 吏治的日益腐败    D. 抑商政策的调整

 

B 【解析】根据材料“清代的盐商经常主动捐资“报效”朝廷,争相讨好官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代的盐商不讨好官府、朝廷是无法经营的,也从侧面反映了官府对盐业管控是非常严密的,故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商帮的问题,故A项排除;材料不涉及吏治腐败的信息,故C项排除;从材料来看抑商政策仍很严密并未调整,故D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张骞出使西域过程中,在大夏(今阿富汗)见到了邛竹杖、蜀布。大夏国人说,他们是从身毒(今印度)购买来的。这一记述可以用来证明

A. 张骞正式开辟了丝绸之路    B. 大夏国和身毒贸易关系密切

C. 从四川到南亚存在商路    D. 中国与中亚的贸易关系早就存在

 

查看答案

美国现代小说《愤怒的葡萄》,描写了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恐慌期间大批农民破产、逃荒的故事,曾获得1940年美国普利策文学奖。1948年,华盛顿却要求根据该小说改编的电影暂缓在法国上映,以防止法国共产党利用影片中不利的一面。这一变化反映了

A. 政党斗争的需要    B. 冷战形势的加剧

C. 国家干预的加深    D. 新闻自由的衰退

 

查看答案

新中国代表团运用孔子“和而不同”思想处理国际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万隆会议

C. 日内瓦会议    D. 古巴导弹危机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各大学法律专业的课程对各国家的根本大法大多以“国家法”作为教学的名称,而1954年后则都一律改为“宪法”。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苏联法律教育模式的影响    B. 中国法律教育理念的成熟

C. 新中国法制建设进展的影响    D. 社会主义教育体制的确立

 

查看答案

在19世纪中期,当自由资本主义蒸蒸日上之时,也暴露出了许多弊端,于是出现了向正统的自由主义发起挑战的学说。这些学说中除了乌托邦式社会主义外,还有

A. 启蒙思想    B. 生物进化论

C. 空想社会主义    D. 科学社会主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