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列属于商鞅变法中“重农抑商”措施的有: ①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 ②限制商人的经营...

下列属于商鞅变法中“重农抑商”措施的有:

①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

②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

③重征商税

④实行“算缗”“告缗”等措施

⑤“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A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中“重农抑商”的措施是,在政治上贱商、辱商,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故①正确。经济上表现为困商、重赋税,发展官营商业以限制私商,故②③正确。④是汉武帝抑制商业的政策,与题意无关,排除。⑤是汉高祖的抑商政策,排除。综上所述,①②③正确,④⑤错误,排除BCD,所以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哪些是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

①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②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利益的反映

③封建社会初期不具备发展工商业的条件

④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的流动性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南方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所在是在

A. 南朝

B. 唐朝

C. 北宋

D. 南宋

 

查看答案

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A. 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B. 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

C. 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D. 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

 

查看答案

《耕田歌》曰:“深耕概(稠密)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鉏(锄)而去之。”这是西汉初城阳王刘章借农谚歌为名所作的一首隐喻诗,暗申诛除诸吕之意。这从侧面可以反映出

A. 统治者体恤民情的思想

B. 地方诸侯势力的极度膨胀

C. 政治斗争对经济的破坏

D. 精耕细作生产技术的成形

 

查看答案

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5石稻的高产纪录,而南朝时则亩产高达10石左右,豫章(今江西北部)甚至创造了“一亩二十斛”(1斛即1石)的最高纪录。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 北方战乱不断,社会动荡

C. 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繁荣

D. 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