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马克思认为:16世纪的欧洲“土地所有者阶级,即封建主和人民衰落了,资产阶级则相应...

马克思认为:16世纪的欧洲“土地所有者阶级,即封建主和人民衰落了,资产阶级则相应地上升了”。导致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A. 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 欧洲商路中心转移

C. 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D. 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C 【解析】材料未涉及商业经营方式变化的有效信息,故A错误;16世纪的贸易中心在西班牙与葡萄牙,未发生转移,故B错误;新航路开辟之后,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进行殖民掠夺,金银等贵重金属大量流向欧洲,导致欧洲出现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故C正确;资本主义制度的世界范围内确立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D不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43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1855年,颁布了《有害物质去除法》;1876年,又出台《河流防污法》。这一系列法律文件颁布的主要背景是

A. 工厂发展规模需要限制

B. 工业发展造成严重污染

C. 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D. 英国政府重视社会立法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有

①实行工商食官的政策

②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

③形成许多著名都会

④货币流通以青铜钱为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古代最早的职业商人出现于

A. 原始社会末期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战国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四民”是指

A. 工、商、士、官

B. 工、商、士、民

C. 侯、爵、工、商

D.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商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战国时重农抑商思想崛起

B. 唐朝时实行官商分利政策,商人地位有所松动

C. 重农抑商政策淡化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条件

D. 重农抑商政策的存在自始自终缺乏合理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