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认为: 任何一场改革,如果缺乏全民共识,不能构建上下认同的所谓“核心价值观...

有学者认为: 任何一场改革,如果缺乏全民共识,不能构建上下认同的所谓“核心价值观”,改革是很难取得成功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国商鞅变法成效显著,与秦孝公“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的心理压力,商鞅“法及太子,黥劓其傅”的变法策略,“疑行无名,疑事无功”的变法手段(注:商鞅“徙木”),变法措施与历史传统(注:“尚首功”)的有机结合等是分不开的。

——杨庆博、章传文《商鞅变法成效显著的非主流原因探析》

材料二:新政立法本意,亦有招受当时反对处。……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为政府敛财。……“举一偏而尽沮公议,因小事而先失众心”。……安石最大的弊病,还在仅看重死的法制,而忽视了活的人事。

——钱穆《国史大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为解决“疑行无名,疑事无功”的其他措施和体现“与历史传统有机结合”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钱穆批评“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为政府敛财”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影响两次改革成败的共同因素,并分析两侧材料研究改革成败的共同视角。

 

(1)“取信于民”;重视农桑,奖励耕织;“与历史传统有机结合”;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2)理由: ①青苗法: 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成为政府掠夺民间财富的手段; ②募役法: 免役钱不断增加,对穷人是沉重的负担,以增加税赋的方式直接为国家敛财。 (3)主要因素: ①上下对改革的认同程度;②法制的保障程度;③对民意、民生的关注程度。 共同视角: 对改革的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 【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变法措施与历史传统的有机结合等是分不开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重视农桑、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等方面指出商鞅变法为解决“疑行无名,疑事无功”的其他措施和体现“与历史传统有机结合”的措施。 (2)本题根据材料二“举一偏而尽沮公议,因小事而先失众心”,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青苗法和募役法加重穷人负担的角度概括钱穆批评“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为政府敛财”的理由。 (3)本题根据材料“缺乏全民共识,不能构建上下认同的所谓‘核心价值观’,改革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上下对改革的认同程度、法制的保障程度、对民意民生的关注程度概括影响两次改革成败的共同因素。再从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的角度分析两则材料研究改革成败的共同视角。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A. 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 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 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查看答案

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 河南

B. 河北

C. 陕西

D. 山东

 

查看答案

王夫之《读通鉴论》载:“郡县之法,已在秦先。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据此判断,王夫之认为

A. 秦国之前的君王已制定了郡县法律

B. 秦朝以郡县之道治民应算是天下为公

C. 三代所封的全部诸侯国被秦国灭亡

D. 郡县制下通过选举可以实现人尽其才

 

查看答案

礼、乐源自氏族社会的风俗习惯,被加进等级制度的内容而制度化。《礼记》中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这说明礼乐制度

A. 有稳定社会秩序的功效

B. 突出强调社会等级分化

C. 与宗法分封制互为表里

D. 促使社会风俗的同一化

 

查看答案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 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 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 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 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