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描绘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国家:“一个为人尊敬而又富裕的国王,有...

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描绘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国家:“一个为人尊敬而又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去行善,却无力去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从中可以看出,伏尔泰主张

A. 剥夺君主统治权

B. 推行渐进改革

C. 培养君主的道德

D. 实行分权制衡

 

D 【解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伏尔泰思想。材料中“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体现了分权制衡的思想。故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不符,排除。、BC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学者马克辛·伯格说:“蒸汽机长期以来被18世纪史家看作发明和创造的关键指示器,但是18世纪本身值得骄傲的地方是从镀银的咖啡壶到刻纹的黄铜器皿和上漆的纸型托盘等全新精细消费品的爆发。”据此可以推知

A. 蒸汽机给奢侈品生产提供新动力

B. 奢侈品消费催生了英国工业革命

C. 奢侈品比蒸汽机更利于社会发展

D. 奢侈品消费拓展了英国的市场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了我国当时

A. 城市化进程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状态

B. 工业化与城市化呈正比例增长关系

C. 工业优先战略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D. 工业发展对城市化产生了消极影响

 

查看答案

下图为漫画家张汀于1946年所绘《城头变幻大王旗》。对该漫画意旨解读最准确的是

A. 揭示了美国企图独霸中国的野心

B. 揭露了蒋介石出卖主权一意内战

C. 谴责了日本侵略中国的恶劣行径

D. 讽刺了蒋介石勾结美日丑恶嘴脸

 

查看答案

新文化运动期间,辜鸿铭指出:“中国和欧洲文明都不是绝对完美的文明”,他还批评“中国文人”,并不真正懂得“兼收并蓄”或“扩展”思想。这表明他

A. 理性看待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

B. 反对西方文化侵蚀中国传统文化

C. 摒弃传统文化全盘吸收西方文化

D. 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认识相一致

 

查看答案

有学者通过检索专业资料数据库发现,从1898年开始,“革命”一词的频度不断上升,但自1908年后“革命”一词的使用却日趋减少,1911年其频度更是降到100次以下。导致该词频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 民族资本主义基础薄弱

B. 政府加大报刊审查

C. 预备立宪取得一定成效

D. 革命缺乏政党领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