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一选修I: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厘金制度原为清政府为筹集镇压太平天国...

【历史一选修I: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厘金制度原为清政府为筹集镇压太平天国经费而举办的一种临时性、地方性税收,后来逐渐通行全国。民国初期继续沿袭清朝厘金旧制.“无物不税,无地不税”,“厘卡林立,重益课征,商民既受痛苦,税吏更复多中饱,蠹国害民”。1930年底南京财政部发出的裁厘通电称:“全国厘金及由厘金变名而含厘金性质者均应于本年12月31日止,一律永远废除。”为弥补裁厘引起的财政损失,财政部决定于1931年1月1日起,对国内大宗机

制工业品征收出厂税,称之为统税。开征项目为棉纱、火柴、水泥。统税具有以下特点:1.在货物出厂(场)时征收,未出厂的货物不得课税。2.一物一税,不得重复征税。3.国外输入的统税货物,同样纳税。4.全国采用同一税率。最终,各项统税几经改制及提高税率,成为国民政府的三大税源之一,其地位仅次于关税和盐税。

——摘编自曹必安《南京国民政府裁厘改税述评》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述国民政府裁厘改税的背景。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裁厘改税的进步意义。

 

(1)厘金制度弊端丛生;国民政府基本统一全国;经济建设的需要。 (2)税目简化,税收渐趋合理;税则统一,减少腐败;课税范围大大缩小,减轻民众负担;提高了本国产品对国外商品的竞争力,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1)根据材料内容“无物不税,无地不税”,“厘卡林立,重益课征,商民既受痛苦,税吏更复多中饱,蠹国害民”可知当时税收名目繁多,税负沉重,商人百姓不堪忍受,税吏贪污腐败,所以可以看出当时厘金制度弊端丛生。根据所学可知,1928年张学良改旗易帜,表示遵从三民主义,标志着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改革税制也是经济建设的需要。 (2)结合第(1)问裁厘改税的背景可知,裁厘改税有利于改革厘金制度的弊端,使税目简化,减少腐败。材料中“一物一税,不得重复征税”减轻民众负担;“国外输入的统税货物,同样纳税”可知能够提高本国产品对国外商品的竞争力,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民国三十年度国立中大、武大、浙大、西南联大招生“中外地理”试题(非理工组试题)

(1)四川为中国民族复兴根据地,其故安在?试就地理、地形、物产、人口诸端,分别说明之。

(2)试由广州乘火车赴胪滨(今满洲里市,内蒙古),列举沿途所经重要城邑十处。

(3)日本在贸易经济方面,依赖于美国者甚多,试略述之。

(4)目前在德国控制下欧洲国家有几?试列举其名。

——徐咏平编著《到大学之路》

提取材料中任意两条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广东十三行,以政治而言,行商有秉命封舱停市约束外人之行政权,又常为政府官吏之代表,外人一切请求陈述,均须有彼辈转达,是又有惟一之外交权;以径济而言,行商为对外贸易之独占者,外人不得与中国其它商人直接贸易。此等特殊制度,无论中国外国,皆蒙不利。鸦片战争,即为击破此种外交制度及通商制度而来,自此一战,中国一蹶不振,外交经济,皆为不平等条约所束缚,百年以来,皆受十三行所贻之祸

——朱希祖著《广东十三行考》

材料二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在此后200多年里,东印度公司享有印度贸易的垄断权。这个权力在1813年被取消后,该公司仍然继续拥有印度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垄断权。直至1834年才被取消。1623年詹姆斯一世又授予公司任命官员、审判和惩罚下属的权力。1661年,査理二世扩大公司权力范围,可宣战、媾和、维持军队、设立法庭和独立处理与印度及其他国家的关系。由于公司成立时没有得到国会一个便士的支持,因此它具有相对独立性,避免政府对自己行动的干涉。

——据赵伯乐《从商业公司到殖民政权——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发展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十三行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印度公司贸易垄断权的获得和解除分别体现的经济思想,概括指出与十三行相比,东印度公司的不同之处。

 

查看答案

下表为1750年-1913年人均工业化程度(英国1900年人均工业化程度=100)

由表可知,这一时期

A. 工业化缩小了各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B. 亚非拉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基本停滞

C. 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工业化的发展

D. 英国是工业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查看答案

美国历史上某一时期,出现了如下现象:新的国家机构急剧增加;联邦工资名单日益扩大;政府在几年之间,债务增长了一倍多。这一时期美国

A. 垄断资本出现并壮大,控制国家政权

B. 经济缓慢恢复,联邦政府权力扩大

C. 通货膨胀现象严重,生产趋于停滞

D. 运用新的经济理论,减少国家干预

 

查看答案

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描绘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国家:“一个为人尊敬而又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去行善,却无力去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从中可以看出,伏尔泰主张

A. 剥夺君主统治权

B. 推行渐进改革

C. 培养君主的道德

D. 实行分权制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