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探究课上,教师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进行设计,提出三个观点,让学生讨论,以便加强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观点1:“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观点2:“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观点3:“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上述观点所对应的思想是
A. 1—儒,2一法,3—道
B. 1—儒,2—道,3—墨
C. 1一墨,2一法,3—道
D. 1—道,2一墨,3—儒
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宽谷”具体指
A. 私田的大量开垦
B. 商人地位提高
C. 诸子百家争鸣
D. 诸侯重视教育
【历史一选修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公元前123年,17岁的霍去病(皇后卫子夫的外甥)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随卫青北击匈奴。他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故屡立战功。
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皆加官为大司马,管理军事行政事务。
汉武帝为霍去病修建一座豪华的府第,霍去病拒绝,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霍去病是霍仲孺的私生子。其父未曾尽过一天当父亲的责任。霍去病却为霍仲孺置办田宅奴婢,并将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带到长安栽培成材。
“(李敢,李广之子,李广因卫青而死)乃击伤大将军。骠骑将军去病与青有亲,射杀敢。”汉武帝为他隐瞒了此事。
“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事多此类。”
公元前117年,卒,年仅24岁。
——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霍去病得到重用的历史背景和条件。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霍去病。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历时三个月(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12日)的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抵抗最坚决、最持久、战绩最显著的一次大会战。淞沪会战期间担任作战部部长的黄绍竑,作战后日记说:“最高统帅(指蒋介石)的决策,是要以主动的姿态,先把上海敌军根据地摧毁,即使不能将敌人根据地铲除,亦须吸引其兵力到这方面”。会战后期,蒋介石在苏州召开的高级将领会议上,进一步强调:“如果我们在这次上海战争发生以后,到双十节为止,不能以壮烈的牺牲,予倭寇以最大的打击,……则本月5日美国罗斯福总统的正义演说,不会发表,国联谴责日本暴行的议案,也不会通过”。
——据国民政府军委会办公厅《上海作战日记(1937年8月11)》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组织淞沪会战的战略意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淞沪会战的积极影响。
【历史一选修I: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厘金制度原为清政府为筹集镇压太平天国经费而举办的一种临时性、地方性税收,后来逐渐通行全国。民国初期继续沿袭清朝厘金旧制.“无物不税,无地不税”,“厘卡林立,重益课征,商民既受痛苦,税吏更复多中饱,蠹国害民”。1930年底南京财政部发出的裁厘通电称:“全国厘金及由厘金变名而含厘金性质者均应于本年12月31日止,一律永远废除。”为弥补裁厘引起的财政损失,财政部决定于1931年1月1日起,对国内大宗机
制工业品征收出厂税,称之为统税。开征项目为棉纱、火柴、水泥。统税具有以下特点:1.在货物出厂(场)时征收,未出厂的货物不得课税。2.一物一税,不得重复征税。3.国外输入的统税货物,同样纳税。4.全国采用同一税率。最终,各项统税几经改制及提高税率,成为国民政府的三大税源之一,其地位仅次于关税和盐税。
——摘编自曹必安《南京国民政府裁厘改税述评》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述国民政府裁厘改税的背景。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裁厘改税的进步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民国三十年度国立中大、武大、浙大、西南联大招生“中外地理”试题(非理工组试题)
(1)四川为中国民族复兴根据地,其故安在?试就地理、地形、物产、人口诸端,分别说明之。
(2)试由广州乘火车赴胪滨(今满洲里市,内蒙古),列举沿途所经重要城邑十处。
(3)日本在贸易经济方面,依赖于美国者甚多,试略述之。
(4)目前在德国控制下欧洲国家有几?试列举其名。
——徐咏平编著《到大学之路》
提取材料中任意两条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