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北魏至唐代前期持续实行均田制,保护自耕农经济,但最终失败。中唐以后统治阶级没有再...

北魏至唐代前期持续实行均田制,保护自耕农经济,但最终失败。中唐以后统治阶级没有再进行类似的土地制度调整。这种现象说明

A. 中后唐土地兼并现象已明显减少

B. 土地制度的重大调整须因时而变

C. 封建社会无力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D. 封建统治者都注意抑制土地兼并

 

C 【解析】均田制实施的目的是抑制土地兼并,保护小农经济。其最终失败说明封建国家无力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据此可知,李悝主张(   

A.精耕细作      B.奖励耕织       C.土地私有       D.重农抑商

 

查看答案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宋朝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主要反映的是当时(     )

A.依据性别的分工方式                B.耕织结合的田园生活

C.世代相承的学艺传统                D.安居乐业的社会状态

 

查看答案

下表为我国夏商周时期使用的部分农具简表,从中可以看出当时

时期

 

整地工具

 

中耕工具

 

夏朝

 

耒、锛、铲、斧

 

锄、博

 

商朝

 

耒、锛、铲、锸、斧、析

 

铲、博

 

西周

 

耒、锛、铲、锸、斧、析、援

 

铲、罅

 

 

 

A. 已经出现铁犁牛耕

B. 木石等原始农具已不复存在

C. 耕作方式不断进步

D. 农业管理经验比较丰富

 

查看答案

“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亚欧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2013 年中国政府提出建设“新丝 绸之路经济带”,为沿线各国开展更为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自西汉张骞通西域以来,陆上丝绸之路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不 断崛起,经常破坏丝绸之路的畅通,使陆上丝绸之路为之阻隔。中国外销商品如丝绸、瓷器、 茶等大都生产于东南沿海地区,这里有众多优良的港口,从海路运输不仅交通方便,而且运输 量大。通过海路还可以把商品输送到陆路不易到达的地区和港口,如日本、东南亚、非洲等地。 到了宋代,随着航海技术以及造船业的不断发展,海上运输的安全性及运载量都有更大的提高,

 

海上运输通道逐渐取代陆上运输通道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

——摘编自孙继亮《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明代银本位制度确立关系初探》

材料二    自公元  1500    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 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 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 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材料三 在 19 世纪 50~60 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须的工业品。从1870年至  1913    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其中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 19%,美国 12%,德国 13%,法国 9%。

——马世力《世界史纲》

材料四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 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 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节选 2013 年 10 月 3 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重要演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时期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2)指出材料二中欧洲殖民主义与古代中国完全不同的做法,并对此加以评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能主导世界市场的政治、经济原因。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共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认识。

 

查看答案

材料一 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迅速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 119 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 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氐破”。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明初)市场管理立法初具规模,包括对商品价格的估定、度量衡的规范、牙商(中间人)

的管理、不正当经商行为的处置都有专门的法律条文。 洪武三十年(1397     年)申禁人民无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

——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1)指出材料一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

(2)材料二反映了明初法律的哪些内容?这些法律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重农抑商”与“闭关锁国”在目的、内容和影响方面 的相同点。

(4)除上述因素外,影响中国由农耕经济向近代化转型的因素还有哪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