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两广总督李侍尧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奏折中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

两广总督李侍尧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奏折中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七八十万两(白银),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广州是当时官方指定的对外贸易港口

②丝绸开始成为中国主要的出口货物

③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非常兴盛

④外商贸易瓦解了中国朝贡贸易体系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A 【解析】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外洋各国夷船到“粤” (“粤”就是指广州)足以证明广州是当时官方指定的对外贸易港口。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则足以证明当时的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非常兴盛,所以①③正确;丝绸开始成为中国主要的出口货物是早在西汉时期,乾隆时期清朝闭关锁国,与外商贸易有限,不足以瓦解了中国朝贡贸易体系,所以②④错误。因此,本题答案就是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的学者认为,传统中国的市场不可谓不发达,城市的规模也曾居世界之首,但是市场的性质受制于消费的性质及其社会效应。古代中国的消费结构中,国家军费、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人口消费。由此可以得出

A. 国家体制制约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

B. 中国古代城市规模居世界首位

C. 中国古代手工生产是落后的

D.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

 

查看答案

“从中国经济史来看,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素,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制度与材料中“干预”的观点相符合的是

A. 闭关锁国

B. 朝贡贸易

C. 市坊制度

D. 官营专卖

 

查看答案

明清史研究专家黄冕堂先生在《明史管见》中记录了明朝中后期勋戚占地情况,如下面表格所示。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 土地兼并之风越来越疯狂

B. 国家授予勋戚大量良田

C. 封建社会实施土地私有制

D. 豪强地主拥有强权

 

查看答案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平定台湾后,“诏沿海迁民归复田里”;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由于南洋的吕宋(今菲律宾),是“西洋国(西班牙)和红毛国(荷兰)泊船之所,藏匿盗贼甚多”,再次颁布出海禁令。以上材料主要反映

A. 清朝的政策与当时西方的工业文明格格不入

B. 康熙皇帝已经察觉西班牙和荷兰殖民主义者的海盗行径

C. 清朝前期根据形势,海上贸易“时禁时不禁”

D. 处理民族关系是康熙实施海禁政策的出发点

 

查看答案

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买卖”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 井田制瓦解

B. 分封制恢复

C. 均田制受到破坏

D. “市”突破空间限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