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选官制度是保证封建制度的重要举措,历代统治者对此极为关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选官制度是保证封建制度的重要举措,历代统治者对此极为关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夫长吏多出于郎中、中郎,吏二千石子弟,选郎吏又以富訾,未必贤也……今则不然。累日以取贵,积久以致官,是以廉耻贸乱,贤不肖混淆,未得其真。臣愚以为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以给宿卫,且以观大臣之能;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夫如是,诸吏二千石皆尽心于求贤,天下之士可得而官使也。

——摘编自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二 今一国之士多者千数,或流徙异邦,或取给殊方,面犹不识,况尽其才力。而中正知与不知,其当品状,采誉于台府,纳毁于流言。任己则有不识之蔽,听受则有彼此之偏。所知者以爱憎夺其平,所不知者以人事乱其度;既无乡老纪行之誉,又非朝廷考绩之课;遂使进官之人,弃近求远,背本逐末。位以求成,不由行立,品不校功,党誉虚妄。损政制道五也。

——摘编自《晋书》

材料三 科举考试成为了把各种信仰、种族、观念、家庭背景、经济利益不同的人与国家政治取向联结在一起的纽带,成了增强社会凝聚力和整合社会各种力量的粘合剂。庞大的中国拥有如此众多的民族和各种利益不同的集团、人群,不但没有向西欧那样分裂成众多小国而是不断走向统一,科举考试制度的凝聚作用不可忽视。

——摘编自杨光《科举考试拯救了中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汉初官僚存在的问题并概括汉代对举荐人赏罚的标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九品中正制度存在的弊端。

(3)结合材料三说明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变化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

 

(1)问题:选官局限于官宦子弟;道德品质低下。 标准:选拔人才是否贤良。 (2)弊端:选官封闭性;上级官员没有严格审查;全凭官员个人喜好;选官标准随意性 (3)表现:八股取士 影响:统一了社会的价值取向;增强了社会凝聚力;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平公正性。 【解析】(1)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回答。问题:由材料一中的“长吏多出于郎中、中郎,吏二千石子弟”、“累日以取贵,积久以致官”等信息可得出选官局限于官宦子弟;由“选郎吏又以富訾,未必贤也”、“廉耻贸乱,贤不肖混淆,未得其真”等信息可得出官员道德品质低下。 标准:有“择其吏民之贤者”、“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皆尽心于求贤”等信息可得出其标准是选拔人才是否贤良。 (2)弊端:材料二中的大意是:现在一国之士数以千计,或流落他乡,或在异地谋求衣食,相貌尚且不认识,谈何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不管中正知与不知,遇上应当品评之时,从官府采得美誉,从流言取得坏名。只信自己就会被不了解所蒙蔽,听信别人就会被彼此的局限所限制。对于认识的人仅凭爱憎,对于不认识的人仅凭关系。既不是乡老记录上的声誉,又不是朝廷的考核。于是使做官的人,舍近求远,弃本逐末。官位靠乞求而得,不由行为确定,评定品级不考核功劳,朋党的吹捧不实。这是其弊病之五。据此我们可以得出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有:选官封闭性;上级官员没有严格审查;全凭官员个人喜好;选官标准具有随意性。 (3)表现:题目要求“结合材料三说明”,由材料三中的“科举考试成为了把各种信仰、种族、观念、家庭背景、经济利益不同的人与国家政治取向联结在一起的纽带”结合明清时期这一时间可知科举制变化为八股取士。 影响:由材料三中的“科举考试成为了把各种信仰、种族、观念、家庭背景、经济利益不同的人与国家政治取向联结在一起的纽带,成了增强社会凝聚力和整合社会各种力量的粘合剂”可知科举制的积极作用有:统一了社会的价值取向;增强了社会凝聚力;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再结合所学科举制的选官规则是根据考试成绩可知,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平公正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在地方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司”互不统属。这虽是强化中央集权之举,但事权不一,不利于弹压地方。于是出现了巡抚、总督的设置,以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消除效率迟缓之弊。明代,地方上先后设立巡抚30余处,总督10余处,但设置尚未完全固定,辖区大小不均,如内地巡抚通常兼治一省之事,而边地巡抚辖区却小于一省。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在清政府致力于实行立宪政体之后,它处理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行政制度的改革。在义和团事件之后不久,政府已经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整饬吏治和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但是这种努力遇到了很多困难。造成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和官僚制度落后过时的原因被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存在着“捐纳”制度,特别是卖官鬻爵。以前当政府需要额外收入时,它就临时求助于卖官鬻爵的办法,但是自从太平军战争以后,这个制度就成了一项长期措施。结果官场中有很多人是以金钱或军功获得他们的官职的。人们认为这种做法造成了大量的贪污腐化。此外,有很多官署几乎没有职守。在中国,子女们被认为应遵循由父母规定的成例行事,因此,由历代皇帝设立的衙署即使在时移世易和需要改组时,仍然被保持了下来。

——摘编自[]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的特点。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行政制度改革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目的的不同之处及其原因。

 

查看答案

1907年8月26日《时报》刊登了漫画《中国现形记》,漫画揭露的“中国现形”是(注:图中器具:坛、提勺、漏斗、壶)

A. 清廷成为洋人朝廷

B. 政府统治岌岌可危

C. 清末新政收效甚微

D. 官府搜刮民脂民膏

 

查看答案

(题文)近代某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出后,大清举国哗然。不久,清帝下《罪己诏》:“去岁与倭国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对此条约认识正确的是

A. 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B. 首开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

C.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是中国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条约

 

查看答案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中间跨越50余年,中国社会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真正的变化是从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开始的。得出上述结论的主要依据是,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

A. 开始对军队进行西式改革

B. 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的成效

C. 实业救国已成为主要思潮

D. 上层建筑变革提上历史日程

 

查看答案

1860年,外国公使驻京。恭亲王奕䜣请设“总理各国亊务衙门”,咸丰帝只同意设“总理各国通商亊务衙门”,但奕䜣认为如此洋人“饶舌必多”,奏请去掉“通商”二字。这表明

A. 公使进京有碍清廷内政

B. 对外通商尚未达成共识

C. 筹备洋务引发朝野纷争

D. 国际交往理念亟需改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