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二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李人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盘货之弊、关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三(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百顷。

——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雍正帝对待农业与工商业的基本态度是什么?他的根据是什么?

(2)材料二、三揭示了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

 

(1)以农业为本,工商业为末,主张重本抑末。他认为,农业为四民提供粮食,所以是本业;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更需要驱民归农,才能民富国安,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且与农业争劳力。 (2)现象:清政府广设钞关,对商人苛征重税;大量资本投向土地。影响:不利于商业的发展和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造成中国的落后;加剧了土地兼并;对农业发展也是不利的。 【解析】(1)根据材料一可知,雍正提出人口和土地的矛盾,然后提出“四民”生计都依赖于农业,由此得出结论,农为天下之本,工商为末,主张重本抑末。结合材料“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加以概括即可。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和材料三“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百顷”可概括现象为清政府广设钞关,对商人苛征重税;大量资本投向土地。第二小问,关于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不利于商业的发展和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加剧了土地兼并和不利于农业发展等方面思考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

——唐·王维《丁寓田家有赠》

材料二(苏州)生齿(指人口)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织布机上的主要部件)而户纂(赤色的丝带)组(宽丝带),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出现的新的生产关系以及这种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战国时重农抑商思想崛起

B. 唐朝时实行官商分利政策,商人地位有所松动

C. 重农抑商政策淡化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条件

D. 重农抑商政策的存在自始自终缺乏合理性

 

查看答案

以下观点能够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①“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②“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③“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④“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史记·商君列传》指出: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戮力本业,耕田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擎(奴)。”材料中指出商鞍实行的政策是

A. 重农抑商

B. 奖励耕战

C. 农工商皆本

D. 农本政策

 

查看答案

在山西省,被称为“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的王家大院和称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的乔家大院,两者都是明清时期商人发家后所建。对这一现象不正确的分析是

A. 从一侧面真实地反映了明清的民俗

B. 反映了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

C. 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 不能说明明清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