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40年代后期,三毛流浪到上海,看到到处是美国商品,充斥着各家店铺,他非常...

20世纪40年代后期,三毛流浪到上海,看到到处是美国商品,充斥着各家店铺,他非常困惑……请指出造成他困惑的原因                 (   )

A.《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B.三毛的观察不全面,英、法、日等国的商品也充斥着中国市场

C.美国经营商业的技术高,中国人只喜欢美国货

D.官僚资本严重受损,不得不依赖美国商品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经济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抗日战争后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所以这些外国商品最有可能来自美国。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D。B不对,二战后英法日严重衰落;C说法绝对化;D与史实不符,官僚资本当时是急剧膨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这反映了:

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

C. 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12年和1936年中国轻工业和重化工业产品进出口比例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 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B. 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C. 中国的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不大

 

查看答案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记载华侨爱国心大受鼓舞国货畅销仅爪哇一地月销飞马1000箱左右。1912年获利4万余1913年获利增至10万元1914年为16万元。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对这一现象最恰当的理解是    

A.甲午战争完全瓦解了国内自然经济

B.国民党政府颁布实业法令保护商品市场

C.倡导国货、振兴实业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增加了经贸总量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下图是其发展示意图,F1是它发展的动

力,F2是它发展的阻力。下列哪一事件客观上减小了F2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

C. 国民党发动内战    D. 官僚资本主义的形成

 

查看答案

据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这种现象说明了

A.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洋务企业的近代化因素增多

C.社会各界支持集股筹资企业

D.国人受到新型商业模式利润的刺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