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

《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这直接反映了唐朝城市

A. 商品经济的繁荣

B. 商业活动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C. 居民区和商业区严格分开

D. 对外贸易活动频繁

 

B 【解析】文学作品虽然有一定的文学成分,但是也可以作为史料进行参考.唐代的市场有严格的交易时间限制,每天中午时分“击鼓三百声”开市,日落前七刻,“击钲三百声”闭市,体现了政府对市的严格管制,商业活动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故B正确;商业活动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业的发展,故A错误;C材料不能直接反映;D是无关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江宁织造局生产的产品

A. 技术水平不高

B. 生产成本低廉

C. 全部销往海外

D. 主要供应皇室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发明的某种工具,利用河水的冲力转动机械轮轴,使鼓风皮囊张缩,不断给高炉加氧,“用力少,见功多”。这项发明

A. 是古代冶铜技术的一大进步    B. 导致唐代筒车的出现

C. 推动了当时冶铁技术的发展    D. 促进了灌钢法的发展

 

查看答案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世界影响巨大,先后代表中华文明的手工业产品是

A. 铁器和瓷器

B. 青铜器和铁器

C. 丝绸和瓷器

D. 丝绸和青铜器

 

查看答案

铁农具在春秋时期出现,战国时期推广。铁农具的推广带来的影响有

①“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②“秋七月,初税亩”

③“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

④“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A. ①②③    B. ①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与材料反映时期相符合的生产工具应该是

A. 铁制工具

B. 曲辕犁

C. 风力水车

D. 石刀石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