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

《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这段材料实质说明

A. 唐政府重视商品的质量

B. 唐政府限制城市商业的发展

C. 唐政府重视城市商业的发展

D. 唐代城市实行严格的等级管理

 

C 【解析】材料说明政府有专门机构管理市,且对市进行严格的管理。故此题应选C项。产品质量材料没有提及,A错误;限制商业发展不符合材料管理信息,B错误;D中等级管理没有体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学习结束后,几位同学画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示意图”,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一幅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 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 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D. 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查看答案

浙江省浦江县的“郑氏义门”,自南宋开始同居共食,鼎盛时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亲赐“江南第一家”。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 郡县制

B. 宗法制

C. 君主专制

D. 分封制

 

查看答案

(题文)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918年底,梁启超前往欧洲。梁启超的欧洲之行,长达1年之久,先后到了英国、法国、比利时、德国诸国。在国外,梁启超议看到了战争给社会带来的破坏和灾难,听到了列强在巴黎和会上为争权夺利而发出的吵闹。1年多的实地考察,使他了解到了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许多严重社会问题。他所崇仰的西方社会,他所宣扬的西方文明,原来也充满了弊端和罪恶。梁启超认识到:“自从机器发明、工业革命以还,生计组织起一大变动,从新生出个富族阶级来。科学愈昌,工厂愈多,社会偏枯亦愈甚。富者益富,贫者益贫,物价一日一日腾贵,生活一日一日困难。”“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他认为西洋文明已经破产,拯救世界还要依靠东方“固有文明”,主张极力发扬传统文化。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从宣扬西洋文明到主张发扬传统文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梁启超依靠东方“固有文明”拯救世界的主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