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40年4月7日,英国下议院开始讨论对华战争军费案和广...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40年4月7日,英国下议院开始讨论对华战争军费案和广州英商损失赔偿案。经过三天的辩论,会议以271票对262票的9票微弱多数通过了内阁的侵华决定。1840年5月10日,英国上议院也一致通过了上述决定。

材料二:1840年义律率英舰8艘,于8月进泊天津大沽口外,向清政府递交照会、施加压力。道光帝接到照会后,得知英国要求赔礼道歉、偿还烟毂、割让岛屿等。道光帝听信谗言,以为是林则徐、邓廷桢等人办理禁烟之事不善才引起英军入侵,只要惩办林、邓等人,英国就会退兵。于是,道光帝任命自夸退敌有功的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继续办理中英交涉,并同时将林则徐、邓廷桢等革职查办。

请回答:

(1)鸦片战争期间中英两国的政体有什么不同?与道光帝相比,同样作为国家元首的英国国王在行使权力上又有什么不同?

(2)中英两国关于鸦片战争的一系列决策是如何做出的?二者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3)从社会文明发展的角度看,你如何认识鸦片战争?

 

(1)中国:君主专制政体;英国:君主立宪政体。 道光帝:独裁专制;英国:国王“统而不治”。 (2)中国:皇帝没有掌握全面、充分的情况,根据个人判断做出了决策。 英国:议会就正反两种意见进行充分辩论,通过投票根据多数意见做出决策。 区别:人治与法治。 (3)是一次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封建农耕文明的碰撞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工业革命为背景,以中国和英国为例,考查了东西方世界的变化,通过在鸦片战争中两国君主做出决策的不同方法,体现了两国政体的本质不同,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揭示其实质。本题解题关键是一定要把握好“工业革命”这一时代背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政治格局呈现的局面是

A. 三足鼎立    B. 局部动荡不安    C. 不结盟运动兴起    D. “一超多强”

 

查看答案

冷战格局是人类社会在对应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材料认为冷战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差异                 B.战时同盟解体

C.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                   D.国家实力变化

 

查看答案

拉德哈克瑞西南在其《全球化、欲望和代表的政治》一文中认为,“全球性,不折不扣的是一个名称,指示着这么一种意识形态机制:它试图一劳永逸地将整个世界当做一件价值连城的奖品,一些民族国家(发达民族国家)以全体名义得天独厚地占有这件奖品”。下列对这段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全球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

②全球化是发达国家掠夺世界的新途径

③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政治多极化的实现

④全球化巩固了发达国家的优势地位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的话表明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出发点是

A. 密切西欧各国间的关系,维护欧洲安全

B. 建立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

C. 争取在内部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发展

D. 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生活周刊》之《谁拯救冰岛》封面解说:国家银行破产,冰岛向国际金融机构求援,申请20亿美元贷款。这一金融机构是指

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 联合国

C. 世界贸易组织

D. 世界银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