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统计,截止到1979年上半年,全国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高达两千多万人。到1982...

据统计,截止到1979年上半年,全国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高达两千多万人。到1982年,全国城镇集体和个体劳动人数比1978年增加了35.6%,其中个体劳动者人数为1978年的8.8倍。这一变化反映出

A.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大量劳动力

B.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提供了就业岗位

C. 就业压力助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D. 国企改革的深化推动城市所有制变革

 

C 【解析】从材料“全国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高达两千多万人”“个体劳动者人数为1978年的8.8倍”中可以分析出,就业的压力促使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故C项正确;材料“全国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高达两千多万人”说明A项不符题意;市场经济体制是1992年提出的,故B项排除;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国有企业改革,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九·一八”事变后,学术界兴起了一股研究中国历史的热潮,历史研究除了重视对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通史的研究外,另一个重要趋向就是对边疆史地研究的关注。这表明

A. 边疆史地研究易于出成果

B. 重视历史成为国人共识

C. 重视国史是史学界的传统

D. 民族危机影响史学研究

 

查看答案

曾国藩在强调“义理”的同时,肯定了“经济”的重要性,在姚鼐“义理、考据、辞章”三学并举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义理、辞章、经济、考据”四学并举的观点。曾国藩的四学并举观

A. 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

B. 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不满

C. 说明对发展实业的重视

D. 指导了洋务实践的开展

 

查看答案

明朝《农政全书》共60卷,分12门,其中,“救荒”一门篇幅几乎占全书的三分之一,这表明

A. 士人关注民生的责任意识

B. 政府社会救济体系完善

C. 西方科技思想传播到中国

D. 农学理论指导农业实践

 

查看答案

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从脞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上述变化

A. 遏制了官员腐败现象的膨胀

B. 协调了中央政府各部门的关系

C. 强化了对官员的专业化要求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查看答案

下表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相关记载,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北魏时,洛阳城内市场很多,城西的大市周长近八里,商品种类繁多

刘宋时(南朝政权)商人入巴蜀贸易,携带数百万价值的货物受到刺史限制,引起商人不满,引起骚乱。

建康(今江苏南京)城内建有四市,市内店铺林立;秦淮河两岸商旅云集,交易兴盛

 

 

A. 南方商业发展超过北方

B. 重农抑商政策引发了社会动荡

C. 此时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D. 南北方城市经济功能均有提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